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生活 > 教育 > 正文

大湾区规劃纲要促进港教育发展\香港副校长会会务顾问、创知中学校长 黄晶榕博士

2019-03-06 03:17:5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2017年7月1日,在习近平主席的见证下,国家发改委联同粤、港、澳三地政府首长在香港签署了《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其后,上述各方再根据《协议》制定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劃纲要》,并於2019年2月18日在北京公布。

  《纲要》共27168字,其中323次提到香港,足见香港在大湾区发展规劃中的角色举足轻重。其中第八章第一节提到要积极推动大湾区各地基础教育交流合作,鼓励港澳“在广东建设港澳子弟学校或设立港澳儿童班并提供寄宿服务”及“研究开放港澳中小学教师、幼儿教师到广东考取教师资格并任教”这些建议要是得到落实,将有助推动香港教育的发展。

  就前者而言,香港拥有不少宝贵的办学经验可以借鉴。例如香港近九成的中小学都是政府资助、民间办学的模式具独特性,香港中小学一条龙的模式具连贯性,香港直接资助学校计劃的模式具灵活性。教育局宜主动接触并支援具质素的办学团体到大湾区办学,并引入香港课程;而考评局则宜研究在大湾区安排试场,协助港人毕业生在当地参加香港中学文凭考试。这样,将有助推动香港人携眷到大湾区各地工作和生活,并确保他们的子女将来有回港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根据2019年QS世界大学排名榜,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持续位列前50名内。)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经验的累积及政策的调整,这些学校甚至可以逐步吸纳内地生入读。这样,不单有助香港中小幼学校拓展业务,也有助本地大学在适龄学童持续减少的情况下获得优质的生源。

  就后者而言,香港教育局、广东省教育厅宜有具体的措施协助香港準教师和在职教师考取内地教师资格证。例如两地政府可以通过官民合作,鼓励内地师範大学教授到港开设讲座、工作坊和短期培训班,协助有心报考的香港人考取资格证。这样,既能为香港教师提供多一个工作选择,也有助推动大湾区人才的流动与合作,及确保北上办学的港人子弟学校持续获得中小幼师资的提供。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