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中学时候,班中一位女同学有轻微口吃及“黐脷筋”,初中时不免会嘲笑一下,而与她聊天,很多时须要求她重複说话,才能听懂,她每次也默默低头重複。
言语问题影响深远
几年过后,需面对公开试,老师深怕她这个情况影响到口试评分,於是每天小息抽时间与她进行练习,每逢停顿或不清晰便要重读,务求令她流畅地说出每一句说话。结果“特训”半年,她每次以英语朗读都非常流利,会考的口试亦顺利及格,纵然平日说话她仍会口吃,老师总算为她渡过了难关。
言语问题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同时有损其自信及与同学间相处的社交问题,为学生带来情绪问题,即使老师注意到问题,但班上20至30位学生,各有不同特质、问题,老师亦非言语治疗师,既难以兼顾,实际也缺乏足够知识处理。
事实上,当学生疑有言语障碍问题,言语治疗师会先为怀疑有言语及沟通问题的学生进行个别评估,了解他们的问题和需要,然后制订针对性的治疗目标。治疗目标包括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而治疗期间亦会密切监察孩子的学习进度,并作适当调整或订定新的治疗方案。
施政报告早前宣布要加强校本言语治疗服务,教育局将於2019/20学年,安排首批约200多所学校推行“加强校本言语治疗服务”,大多数的学校群只需由两所学校组成,便可获开设一个常额校本言语治疗师职位,以便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和密集的校本言语治疗服务,亦会有更充裕的空间为家长提供支援,亦为学校带来服务弹性,不用受外购服务的时数所限,政策落实后,盼能更有效协助言语障碍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