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生活 > 教育 > 正文

获评复旦优秀毕业生 塞尔维亚留学生感谢中国支援

2020-06-29 10:09:39大公网 作者:张帆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来自塞尔维亚的留学生菲利蒲感念中塞“钢铁友谊”,并表示愿做巩固友谊的桥梁(复旦大学提供)

今天上午,复旦大学2020届学生毕业典礼在线上隆重举行。校党委书记焦扬、校长许宁生等及教师代表、校友代表等共同送别7000余名毕业生。在此次获评“毕业生之星”的10位同学中,来自塞尔维亚的留学生菲利蒲是其中之一。这位国际政治专业的学生用流利的中文再三感谢中国对于祖国抗击疫情的支援,并表示将在学术和外交领域做中塞友好的桥梁,为巩固两国的钢铁友谊尽一份力。

周总理名言激励前行

菲利蒲就读于复旦大学国务学院,他特别告诉记者,自己原来的祖国叫南斯拉夫,童年的经历让他非常珍惜现在和平的环境和学习的机会,也深知一个强大祖国的重要性。小学三年级时,他受到周恩来总理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激励,由此就对中国非常向往,并立志将来要为建设一个更加美丽富强的塞尔维亚而努力。

四年前,菲利蒲考入复旦大学。他说,来中国读书是希望能从学理上和实践中真正地理解中国。因此,他认真对待专业学习,努力理解中国治国理政的逻辑。在校期间,他担任班级的副班长,不仅和中国同学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也热心帮助留学生同学解决语言、生活上的问题。他说,其实复旦有很多像他一样的留学生,努力学习中国语言、理解中国文化。而经历了多年的学习,已经没有特别感觉自己像一个外国人。同时,他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撰写过与巴尔干和中国有关的课程论文,为中国的学术机构和企业撰写分析报告,更为塞尔维亚学者翻译过各种中文文献,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重要片段以及习近平主席的系列演讲。由此,他对中国也有了深入的了解和感触:“我看到的中国,所具有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观,以及中国所特有的自信、包容与智慧,是前无古人的。中国在强大起来之后,没有用霸道的方式回应那一些曾经欺负过中国的国家,没有用暴力的方式回应质疑,而是理性的坚守自己的底线,用开放、自信和包容的姿态面对全世界,并且去帮助那一些需要帮助的国家。”

协助中国支援抗疫

今年的抗击新冠疫情期间,菲利蒲在塞尔维亚驻上海总领事馆参与协调中国的捐赠物资、翻译相关工作文件、采买必要医疗设备等工作。忆起这段难忘岁月,他动情地表示:“两个礼拜的时间我们收到了来自中国地方政府和民间团体的上千箱等物资,足足半架飞机的量,仓库直接就放不下了。这让我更加体会到中塞之间的钢铁友谊!”他还指出,这次疫情也让大家更加真切感受到,这个世界并不完美。疫情导致的国际博弈正在加剧,国际社会的公平正义仍有待完善。

由此,菲利蒲也对自己的未来规划更加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社会共同发展需要我们这一代一起努力。我们是承上启下的一代。我们最有条件把前辈留给我们的精神传承下来,同时也最具能力在这个碎片化的世界中为后代创造出一片广阔的天地!”

位卑未敢忘忧国

记者从校方了解到,不久前,菲利蒲刚刚考上复旦研究生,继续攻读国际政治专业。谈到未来,菲利蒲引用了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的话:“中塞是铁杆朋友,塞方坚定支持并积极参加‘一带一路’合作,这一倡议正在为塞尔维亚和世界各国人民带来福祉。”因此,希望能响应祖国的号召,在融入和理解中国之后,和中国朋友们风雨同行,做真朋友。

日前,一位好友送给菲利蒲一本《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在扉页上写了赠言“位卑未敢忘忧国”。这让他很受触动。“虽然我现在只是一名普通的学生,但我相信,在不懈努力下,我一定能更加融入中国、理解中国,在学术和外交领域成为中塞‘钢铁友谊’的桥梁。也希望能看到越来越多的‘桥梁’,为未来的国际关系和多边交流做出贡献。”





 

责任编辑:郭晓妍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