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生活 > 教育 > 正文

学好普通话/湿地与沙漠

2020-12-01 04:23:5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地球上的环境是一堂生动(shēng dòng)的课堂,它教育着我们自然界的生物们是怎样和谐共处,互相依存的。在这些千变万化的环境中,有一对截然相反(jié rán xiāng fǎn)的名字,它们就是“湿地”和“沙漠”,一个鬱鬱葱葱(yù yù cōng cōng),一个寸草不生。那麼,为什麼有些地方成为了鸟兽成群(niǎo shòu chéng qún),景色宜人的湿地,有些地方却变成了荒无人烟(huāng wú rén yān),飞沙扬砾的沙漠呢?

  要想理解“湿地”和“沙漠”的形成,第一样需要了解的就是水,没有充足的水源,泥土就会逐渐地乾涸(gān hé)、龟裂、最后逐渐沙化。那水从哪裏来呢?河流和湖泊能够为周边地区带来充沛(chōng pèi)的水,这些水源自於露水、雨水和山腰上的雪融化(róng huà)后流下的水。

  但是雨水掉落下来也是有条件的。在降雨前,雨水被贮藏(zhù cáng)在云朵之中,由於沙漠是风力较大,地势平坦使空气对流(duì liú)的速度较快,云被风吹散,也就无法带来持久的降雨;其次,沙漠地表受到阳光的照射,使空气受热,承托(chéng tuō)住云朵中的水汽蒸发,让雨滴难以形成。相比之下,湿地的降雨就多很多,湿地中大量的树林阻挡住了地面,让接近地面的风无法快速地吹拂。这些植被也有着优秀的吸热作用,让地表的温度降低,雨水不会被上升的风托起来,就可以自由自在(zì yóu zì zài)地倾泻而下啦。

  然而,真正帮助维持住“湿地”和“沙漠”各自的面貌的,却是在这裏居住着的“居民”──根茎。湿地中的树木往往都有着健壮的根茎,当水流过泥土时,它们可以牢牢地抓住泥土,保护泥土不会被水冲刷走。当泥土吸收了足够的水,植物可以生长健壮的根茎,形成了水和陆地之间一层温和的过渡层,更成为了动物们理想的栖息(qī xī)地。可是,随着地球人口越来越多,人们为了居住与进食,便盯上了“湿地”这样一片环境宜人,资源丰富,易於开垦的地方。20世纪中后期,大量湿地被改造成农田,失去了植被保护的农田随即开始受到风和水的侵蚀。加上人类的乱砍乱伐,使得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等现象越来越严重。

  地球母亲给了我们很多宝物:空气、水、食物、矿物、能源……她没有许下我们能够使用这些礼物的期限(qī xiàn),然而,如果人们不能学会如何和自然和谐共处,那麼或许不久的将来人类不仅会夺走动物们的家园,也会失去食物,水,空气等我们赖以生存的一切……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