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生活 > 教育 > 正文

教育之声/反对通识科改革的言论站不住脚\创知中学校长 黄晶榕

2021-02-24 04:24:5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通识科自2009年推出以来一直成为社会争论的焦点,不少评论指出,回归后一连串反社会反国家的乱象离不开本科种下的祸根。故是年二月二日,教育局终於出手,在课程理念和宗旨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修订本科的课程架构和教学内容。惟自改革方案提出后,部分业界人士纷纷跳出来攻击特区政府,抹黑改革方案,误导社会大众,企图阻碍通识科革新。

  歪论一:增加国家层面的内容,乃是“国民教育科”复活。

  教育有两项基本目的:一是培养学生的生活本领和事业竞争力,二是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接班人。故此,无论是公或私,学校都有责任要教导学生从认识到认同自己的国家,并成为一位良好的国民,“国民教育”不应该被污名化。

  其次,以往通识科课程架构鬆散、教材内容随意,加上教学监管不力、考评蓄意引导,导致不少学生对自己的国家充满误解和偏见。因此,明确本科原有的国民教育目标,完善课程框架、调整教学内容、加强国民教育,培养“一国两制”下香港学生的特区情怀、国家观念和世界视野乃是理所当然,将使本科课程回归本位,完全符合香港整体的教育目的、课程目标和当初设立本科的原意。再说,根据改革方案,就算本科叫做“社会和国民教育科”也并无不妥,因为社会和国民教育乃是香港学校当前做得最失败的地方,正是未来课程与教学最需要关注的焦点。

  歪论二:设立“适用书目表”,会变成思想灌输和政治宣传。

  过往通识科虽为核心科,惟没有严谨的课程架构、明确的学习内容和特定的教材,而坊间出版的课本也无须送检。在这近乎零规管的情况下,通识科的学习材料不是来自意识形态偏颇的坊间课本,就是由前线教师从网络、报刊及各大媒体搜集得来、拼凑而成的校本教材。学生学什麼,几乎都是由教师决定的,因此往往被别有用心的“黄师”骑劫,用作宣扬反社会、反国家的政治思想。而改革后的新课程,将杜绝上述缺失,因为送审通过后定立“适用书目表”,必将大大减少“黄师”运用毒教材进行政治洗脑的机会。难怪反对者会坐立不安,把攻击目标瞄準到一张“适用书目表”上。

  歪论三:从反面引导讨论会被指专业失当,甚至触犯法例。

  有业界人士指责改革后的学科“只容许唱好国家”和“在课堂上批评社会和国家可能被罚,甚至触犯法例被抓”。发出此等言论的人,不是幼稚无知,就是蓄意误导。综观世界各地的基础教育,都会正面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身处的环境,绝不会透过学校课程埋下仇恨社会和国家的种子在学生心田。因此,通识科改革后的课程取向与其他学科无异,将为学生提供正面的学习内容,培养健康的价值观,绝不应再教学生所谓“违法达义、公民抗命”。同理,常识科不会和学生讨论吸毒的好处,物理、化学和生物科不会教学生如何製造遥控炸弹和生化武器。至於教师根据课程目标,围绕教学内容,运用正、反策略引导学生理解问题,从来没有受到限制,根本无须担心会违反教育专业,甚至触犯法例被抓。发出这种言论的人,未免杞人忧天或危言耸听吧!

  笔者奉劝别有用心的业界人士与其胡言乱语反对通识科改革,不如回归本位,将心思放在课程实施及教师专业发展方面,例如如何协助部分通识科教师顺利过渡到改革后的学科?如果仍有疑虑,则应主动约见教育官员釐清问题,反映意见,探讨良方,这才是一位有识见、有良知和负责任教育界人士应做的事。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