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课程检讨专责小组於2017年底成立,小组经过接近两年时间整体检视中小学课程后,於2019年中开始为期三个月的公众谘询,最后在同年九月拟定六项方向性建议(详细内容请参阅已上载在教育局官方网页的相关报告),并以“优化课程迎接未来、培育全人启迪多元”为题提交教育局。及至2021年2月教育局正式向全港中学发出公函:优化高中四个核心科目──为学生创造空间和照顾学生多样性。
提出优化高中四个核心科目建议,分别调减中文、英文、数学及通识课时50、50、50和100小时合共250小时,即与修读一个选修科课时相若。这个优化建议目的是让学校按其情况,为同学创造有利的学习空间和环境,从而照顾不同能力和性向学生所需。如学业能力较佳的学生可修读多一个文凭试的选修科,有利扩宽学科知识,或让学生修其他语言(德文、法文、日语等),甚至可修读应用学习科、参与STEM/STEAM活动及比赛和商校合作体验活动等等。
以上所举隅的各学习项目对学界同工而言绝非陌生,反之大家已运作多年。为何不少学校对教育局2月初提出的课程优化建议感到烦恼?笔者相信跟学校如何解决以下问题有着不少关係。
学校面对的问题
收录不同学业成就学生(常称为组别1、2、3,组别1为最佳)的学校有着不同的问题。主要收录组别1学校,她们的学生自2009年教改课改至今都可以修读三个选修科,文凭试成绩不俗、升大学率理想,亦有多元学习经历,那麼教育局今次优化建议对我校而言有什麼关係?有得选择?还是无得选择?大学修生标準又未作公报,多增一个选修料给学生修读他/她们会否应付得来?这些问题都困扰着她们。
主要收录组别2学校较倾向增办多一个选修科目给学生修读,但奈何学生学习差异较大,恐怕学生未能应付之余又因核心科目课时减少而削弱其中、英、数基础能力和影响文凭试成绩,最终升大学率有机会下降。
主要收录组别3学校视今次优化四个核心科目课时是一个契机,尽力配合局方建议和善用资源及空间,充分发挥学生不同潜能,让他/她们完成中学基础课程后继续自我发展及完善。
其实这次优化课程建议是局方给予学校更大的自主空间,为自己的学生创造有利学习环境,学生要学习什麼来应付未来世界或经济所需?哪怕学校本身各持份者会最清楚。
每年4月学校会为中三同学及家长开办升学及选科简介会,现在距离4月时间已不多,在此祝愿学校不同持份者能做好沟通并达至共识,为教学人力重整、教学时间表重编、科目重组及教师意愿得到解决方法,并纾解到教师、家长及学生可能面对着各种不明朗情境而产生的负面情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