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面对国家双循环发展及大湾区机遇,内地升学已成为不少港生的首选。
上月底的内地升学资讯,《大公报》为大家介绍了内地升学途径之“校长推荐计劃”的来龙去脉,那麼最常见的文凭试收生计劃(免试招生)、港澳台联招考试、个别院校独立收生三大途径,考生们需要分别满足怎样的要求?考试要考什麼内容?填报志愿时应留意什麼?今期《大公报》整合各方资讯,整理升学专家、往届应考同学的意见,为大家一一拆解以上问题。
一‧文凭试收生计劃(免试招生)
自2012年第一届中学文凭试实行起,免试招生计劃正式推行,参与计劃的内地院校豁免香港学生应考内地联招考试,可直接用DSE成绩获录取。今年有127所内地院校参与免试招生计劃,早前刚结束网上报名。
在网上报名阶段,考生除了填写考生资料、监护人、就读学校等基本资料外,还需选择报考志愿,拣选四间心仪学校。内地升学专家、香岛专科学校校长罗永祥在一个升学讲座中分享:“选志愿唔係咁简单,尤其係对成绩中上嘅学生,就更需要留意心仪学校嘅要求。”
他举例指,曾有位学生在DSE中考获“5545+44”,成绩相当不俗,岂料最后没有内地院校取录。原来由於他填报的第一至四名志愿分别是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中山大学,该考生考取的分数比第一志愿北大的录取分数线低了1到2分,滑落到后三个志愿,然而复旦、上海交大和中大的录取要求均只收取第一志愿的考生,便遗憾地不获取录。
而另一个经典的例子是,方同学的第一志愿填报了南京大学,其心仪学科是汉语言文学。而他在DSE中考获中文5*,英文4级,数学2级,通识5级,以为达到“3322”门槛,但原来南大该科录取要求为“4444”,即数学亦须达4级,结果获第二志愿院校录取。罗永祥分析,按该同学的水平,最佳选择应为北京师範大学的汉语言文学,其排名比南大高,而最低录取标準为“3322”。
罗永祥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前必须注意各校的收生标準,如是否只收第一志愿、有无科目分数有特定要求等,以免和心仪学校失之交臂。他亦提醒,2021年重考生可以用去年成绩合併报考(Combined Cert),免试招生只收取应届DSE考生或留学生,即须为中六学生。
另外,免试招生中设有校长推荐计劃,罗永祥指,规定每间学校有八个名额,为中英文未必达到3级的同学而设,四门核心课程总分须达10分或以上,且每科不得低於第2级。“有学校争崩头,都有学校少人选择”,他建议有意到内地升学的同学宜向老师或校长了解详情。
二‧港澳台联招考试
港澳台联招是港澳台学生报读内地高校的最主要途径,考生可以报考全国超过300多所大学,提供丰富的学科和专业选择。考生须考取五科,分为文理两个大类,理工类应考科目为中文、数学、英语、物理和化学;文史类考试科目为中文、数学、英语、历史和地理,均为必考科目。
2019年,报考港澳台联招的香港学生达2531人,佔港澳台及华侨生总报考人数的54.1%。从报考和考核模式看,联招与内地高考相若,不过有独立制定的考核科目及範围,录取时参照五个科目的总分(每科150分,满分750)。罗永祥说,如果学生在香港的学校没有选修必考科目中的某科,如物理,则需要花时间补习相关的基础知识,不但为应付考试,更为将来升读大学打好基础,否则难以追上。
曾经自学参加联考的林同学表示,港澳台联招考试和高考最本质的差异在於联考喜欢考知识的广度,而对於土生土长在香港接受高中教育的学生而言,联考具有一定难度,尤其是数学科需花较多时间学习钻研。她从中五开始弄清楚联考需要考的内容,并在学校高强度地操练全国卷(内地高考试卷),一直持续到中六,最后通过联考考进了内地一所“985”工程的高校。
志愿填报方面,联招採取平行志愿方式,录取批次分本科和预科两个批次。本科志愿组考生可填报10个顺序排列的院校志愿,每所院校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选项;预科志愿组可填报5个顺序排列的院校志愿。
三‧个别院校独立招生
一般而言,参与个别院校独立招生的高校有三类,一为设中学校长推荐入学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即《大公报》於上月底刊登的“内地升学资讯”版;二为暨南大学、华侨大学两校联招,分为考试入学与免试入学;三为中山大学独立招生,惟今年停办。
暨大、华大两校联招的历史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一直保留至今。其中通过考试入学的学生需修毕中六,今年於5月15及16日参加考试;而透过免试申请审核途径入学的同学可於7月21至27日报名,在同届或往届(限2020年)文凭试中五科(四个核心科目加一个相关选修科目)总分达12分,全科及格(达2分)者可报读本科专业,五科总分达8分者可报读预科。据资料显示,2020年暨大逾2000人报读,共录取逾1000名港生,平均约两人争一位,而华大去年则有762名港生入读,较2019年人数升幅达39%。
对於中山大学今年停办独立招生考试,罗永祥转述该校招生办人士消息指,虽然中大今年没有独立招生试,但整体名额没有减少,这意味着免试招生或港澳台联招名额增加,不过未确定明年是否重新开设独立招生试。按照去年数据,报考中大的人次约1500人,其中填为第一志愿的有891人(中大只收第一志愿),共95人获录取,平均15.7人争一位。
罗永祥表示,对於有意到内地发展的同学,先到内地升学是垫脚石,从求学中加深对内地整体环境的了解,对未来发展事业十分有帮助。
罗永祥说,事实上香港很多国际投行CEO都有内地读书的背景,如现任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就曾在厦门大学修读英语专业。罗建议同学将视野望向全中国至全世界,寻找不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