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生活 > 教育 > 正文

北上升学故事/福建逐梦 攻读心仪专科

2021-05-06 04:24:0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港生张俊贤(右二)现就读华侨大学,图为他带队参加“归根情”志愿服务活动。

  【大公报讯】记者黎慧怡报道:本港副学位课程为学生提供专上教育,然而每年藉此进入本港资助大学的学生不多。有内地大学招生办负责人表示,如学生因一时失手,没有达到本地八大入学门槛要求,又不想重读的话,不妨考虑报读内地大学院校。两地院校早已在升学衔接上正式互认学士学位及以上的资历,把目光投向内地亦是可行出路。

  据学友社介绍,本港近年平均每年增加约三万名副学位毕业生,然而僧多粥少,顺利升读由UGC资助八大院校学士课程的学生,只有约二至三成,对於想体验大学生活的同学而言或算是人生一大憾事。

  现时就读华侨大学土木工程系三年级的港生张俊贤,高中时偏科,中学文凭试中考获数学5,化学5,数学延伸部分4,物理4,中文3的成绩,然而由於英文科分数没达到香港八大入学门槛,於是他通过校长保送计劃,进入位於福建的华侨大学,攻读他喜欢的土木工程专业,过上他梦想中的大学校园生活。

  加入义工队 援助贫困童

  进入华大后,俊贤获得不少机会成为领袖生,包括两年班长、“归根情”志愿服务队队长、校青协副会长等,在兼顾繁重的领袖工作之余,严於律己的他亦确保自己每日有充足的学习时间,每学年总绩点稳定在班级前十。他说:“正是有这些学生工作的经历,我才能认识到更多优秀的人,一步步的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的同时也服务他人,为班级、为学校做贡献,让自己的大学生活变得更加充实,更具意义。”

  刚进大学不久,俊贤加入了一个为贫困地区孩子做支教的义工服务队,其间他透过一幅画有恶魔的画作,了解到一个孩子悲情的成长背景,成功打开他的心扉,疗愈孩子的内心。

  这次义教经历让他意识到,有许多人正经历不顺或不幸,“虽然我的力量微不足道,但我觉得萤火之光也能照亮一方天地,未来我仍然会尽力去帮助每一个孩子,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家庭。”

  留内地发展 为国家贡献

  至於未来发展,笃信“宁静致远”的俊贤坦言,自己有感香港生活节奏太快,而经过两年多在福建的学习和生活,早已定下成为结构工程师的职业目标,将来毕业留在内地就业发展。“祖国飞速发展,我觉得来这边读书、未来在这裏发展是不错的选择。”

  华侨大学董事会香港办事处主任蔡锦鐘表示,不少学生在文凭试中,以一分之差无法取得八大入场券时往往感到迷茫,而这时不妨将目光投向内地高校。他指,华侨大学对港生的入学要求,为最佳五科达十二分或以上就可以。“有学生想通后,认为在香港读副学位,不如到内地院校浸润四年,获得大学学士文凭,将来再视乎发展决定留在内地或回港就业,亦是很好的出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