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生活 > 教育 > 正文

粤读古诗文/〈和子由渑池怀旧〉 喻人生的短暂难测

2021-09-21 04:29:5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和子由渑池怀旧》是苏轼依弟弟苏辙来诗《怀渑池寄子瞻兄》的原韵作的和诗,借此抒发自己的心情。

  本栏上期由蔚风介绍了苏轼(1037-1101)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期继续介绍他的一首七言律诗〈和子由渑池怀旧〉。

  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苏洵(1009-1066)带领两个儿子苏轼、苏辙(1039-1112)至京应考,途中路过渑池县(今河南渑池县西),在奉閒和尚(生卒年不详)的僧寺投宿,并题诗壁上。嘉祐六年(1061)冬,苏轼赴凤翔任官,弟苏辙送他,到了郑州(今河南省会)分手。苏轼到了渑池时,接到苏辙寄来一首七言律诗〈怀渑池寄子瞻兄〉,诗云:“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遥想独游佳味少,无言骓马但鸣嘶。”苏轼即依其原韵作了此诗。

  苏辙原诗的基调是怀旧,因为他曾被任命为渑池县的主簿,后来和兄轼随父同往京城应试,又经过这里,有访僧留题之事。所以在诗里写道:“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他觉得,这些经历真是充满了偶然。如果说与渑池没有缘分,为何总是与它发生关联?如果说与渑池有缘分,为何无法逗留稍长的时间?这就是他诗中的感慨。

  苏轼这首诗既然是和诗,所以第二、四、六、八句用的韵脚“泥”、“西”、“题”、“嘶”与苏辙原诗相同。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环环相扣 重复错落

  第一、二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一问一答,破空而来,落想神奇。苏辙原诗前两句“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是写实的,作者却用虚拟回应,指出人生经历过的种种,不过像飞鸿踏过雪泥。作者把人生到处比喻为“飞鸿踏雪泥”,这个从来没有人用过的比喻,生动、新颖地将他对人生的感悟寄寓而出。当日兄弟二人分手,也正像飞鸿一样,来去匆匆、无有定所,于是一种深沉浓烈的离情别绪和漂泊感便油然而生。

  第三、四句颔联“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是对前两句比喻的进一步补充,说明人生只不过是一场踪迹无定的旅程,当飞鸿远去之后,除了在雪泥上偶然留下几处爪痕之外,又有谁会管牠是要向东还是往西呢?飞鸿从踏过的雪泥上飞走,留下的指爪印迹也很快因冰雪消融而不见,让人怀疑所有的一切是否真的存在过,其实人生也就是如此,既短暂,也难测。

  这四句不但理趣十足,从写作手法上来看,也颇有特色:第一句结尾是“知何似”,下句开头即以“应似”承接,而结尾是“泥”字,第三句即以“泥”字开头。第二句出现的“飞鸿”,在第四句又以“鸿飞”开头,皆起到环环相扣的作用。“应似”与“何似”、“泥上”与“雪泥”、“鸿飞”与“飞鸿”等词,重复错落,读来音韵和谐,节奏流畅。三、四句颔联本应对仗,作者在此不求工而自工,文意承上直说,本身也有承接关系,文字飘逸,内涵丰富,行文有气势。纪昀(1724-1805)评说:“前四句单行入律,唐人旧格;而意境恣逸,则东坡之本色”,实是知音者的说话。

  第五、六句颈联“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苏轼兄弟与奉閒和尚接触,是五年前的事,短短五年,却是僧已死、壁已坏!僧人死后不用墓葬,一般是火化后造一小塔以藏骨灰,所以说“成新塔”。如果说前四句是发表议论,那这两句就是写实。老僧、新塔、坏壁、旧题这些意象既是怀旧,又表示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相隔五年,“老僧”和“旧题”已成追忆,人生竟然如此短促和无常,正如飞鸿踏过雪泥,偶然留下一些爪痕,很快便消逝无影无踪一样。

  议论说理  记叙抒情

  第七、八句“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作者在此两句自註:“往岁马死于于二陵,骑驴至渑池。”这是针对苏辙原诗“遥想独游佳味少,无言骓马但鸣嘶”而引发的往事追溯。作者问弟弟可曾记得当年第一次由蜀入京,路过二陵(指西陵和北陵,是渑池县西崤山的两座大山)时,原乘的马累死了,于是改乘驴子,在崎岖道路上跋涉,路又长,人又困顿,那匹跛足的老驴也累得不断地仰头嘶鸣。作者这一回顾,固然有抒发对人生动荡无常的感慨,但其间也表示兄弟二人,风雨同行,顶风冒雪、奋然前行,为理想而奋斗的积极精神。

  整首诗,前四句议论说理,后四句记叙抒情,将兄弟离合的情谊昇华为对人生境况的思考,饶富理趣。同时,诗中意象优美,既有浓郁的诗情,又含蓄蕴借,发人深省,说理而不落理障。这种理趣增加了诗歌的厚重感,耐人寻味。加上运笔自然,不受格律的束缚,不求工而自工,所以能成为七律的名篇。

  陈树渠纪念中学校长、粤语正音推广协会主席 招祥麒博士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