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医药大学于1989年创办中医骨伤科学专业,以“秉承传统,融合现代,努力培养医骨伤科临床人才”为办学特色。
随着本港对中医药发展的重视,以及《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方案(2020-2025)》的落实,社会对中医药人才需求增加,读医早已不限于读西医,中医药学科也逐渐成为港生升学内地报读的热门学科。
浙江中医药大学(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下简称浙中医大),是参与文凭试招生计划免试招收香港学生的内地高校之一,开设王牌学科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在内的25个专业课程予港生选择。
大公报记者 黎慧怡
浙江中医药大学成立于1959年,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共建的重点学校;也是全国首批招收和培育中医药研究生、获得港澳台地区招生权、内地高校招收香港学生的高等中医药院校。浙江中医药大学同时是浙江省属,首批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国家重点学科的院校,建立了完整的人才培育体系。学校位于历史文化名城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江南岸,与国家级风景名胜六和塔隔江相望。
每专业对港录取不多于五人
由2020年起,浙中医大参与文凭试收生计划,2021年拟透过计划对港招收30名学生,可供选择包括中医学、医学影像技术、中医骨伤科学、针灸推拿学、口腔医学、中药学、预防医学、儿科学、护理学、医学信息工程、卫生检验与检疫、生物科学等11个学院的25个专业课程,每个专业录取不超过五人,不设入学面试。
该校的中医临床基础是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学及中药学则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的优势特色学科,而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两个学科领域,亦打入了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精品课程11类,毕业生参加医师资格考试及格率,亦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位置。
课程设置贴合港执业训练
中医学、针灸推拿学等医学类专业基本学制为五年,其他专业为四年。学校实行灵活的学分制度,学生可根据能力和意愿决定学习进度。至于中医类课程的设置,则贴合香港中医药管理委员会中医组,有关中医执业训练本科学位课程。
学校发挥中医中药特色优势,积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并已与美国、英国、捷克等3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90多个教育、科研、医疗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在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南非西开普大学建立孔子学院,在罗马尼亚、以色列、白俄罗斯建立海外中医中心。学校先后聘请50多位外国专家学者为客席教授,又建有浙江省来华留学生中医文化教育基地,招收来自60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境)外学生。
学校科研力量强,建有血液病、免疫风湿病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三个、国家中医药科研实验室(三级)10个、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协同创新中心一个、浙江省重点实验室九个、浙江省公共科技条件平台两个、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两个、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两个,以及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两个、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四支、浙江省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一个、浙江省中医药科研重点实验室八个。
研究机构方面,浙中医大建立了浙江省名中医研究院、浙江省中医骨伤研究所、浙江省中药制剂工程研究中心、动物实验研究中心、中药炮制技术研究中心、中医临床基础研究所、分子医学研究所、针灸推拿气功研究所、耳聋康复研究所、中医心脑血管病研究所、药物研究所、何任中医研究所等研究机构12个,供学生和教师于课程外进一步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