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生活 > 教育 > 正文

新闻解析.生活与社会/公共财政知多少

2022-06-29 04:24:1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日前公布第二阶段消费券计划的发放详情,希望广大市民能有一个可尽情消费的暑假。抗疫两年多已耗用了6000多亿元,究竟特区政府是用什么理财原则来决定公共开支?此外,面对贫富悬殊的情况,特区政府又能否向贫困市民大洒金钱呢?

理财原则量入为出 疫下派钱为民纾困

  根据基本法第一百零七条,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财政预算以量入为出为原则,力求收支平衡,避免赤字,并与本地生产总值的增长率相适应。然而,2020/21的财政年度录得赤字2325亿元,2021/22年度预计赤字则为1016亿元,相等于本地生产总值3.6%;2022/23至2025/26年度更预计连续4年赤字,那么财政司司长在制订财政预算时是否已违反基本法订下的原则呢?

  在厘清这个问题前,我们先要了解公共财政在社会上扮演的角色。政府主要透过税收及其他收入来支付教育、医疗及社会福利等公共开支,从而实现社会资源的再分配,并且推动长远的经济发展。疫情下失业率攀升至5.4%,政府为失业者提供一次性的失业援助,推出保就业计划稳住“扛工仔”饭碗及向市民派发消费券以振兴经济,这些措施的确能解决部分低收入人士的燃眉之急。

  但假如香港经济的复苏不似预期,在长期入不敷支的情况下出现结构性财赤,届时特区政府或许会仿效2003年沙士疫症后大刀阔斧削减各项公共开支,并开辟多项集资渠道来维持财务稳健。推动社福界“一笔过拨款”、发行“五隧一桥”债券及变卖房委会辖下的零售物业及停车场等,都是当时特区政府推出各项开源节流的措施。

  低税率有利营商环境 人口老化开支激增

  香港一直奉行简单的税制,没有过多的间接税及各项徵费,而且税率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以企业的利得税为例,多年来都维持在16.5%的水平,远低于欧美国家的税率。简单低税制一方面营造了香港良好的营商环境,但另一方面却令香港陷入税基狭窄的困局。过去香港一直倚赖高地价政策为库房带来可观的卖地收入,但新一届政府会否继续沿用这项政策仍属未知之数。本港人口老化的情况日益严重,随之而来医疗及福利等开支自然不断膨胀。“钱从何来”相信是新一届政府不可逃避的问题,究竟纳税人会否成为被“开刀”的对象,抑或有其他筹措资金的途径,这都是港人期望新任政府能正面回应的事项。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香港虽坐拥9467亿元储备,但面对财赤的蚕蚀,也需预早筹划应对方案,才不至于坐食山崩。且看新任特首如何带领他的管治班子,为香港经济注入新动力,将公共财政重拾到收支平衡的正轨,才算对下一代作出负责任的交代。

  思考问题:

  1.特区政府派发电子消费券给市民,当中有何利弊?(提示:可从促进电子支付普及化、减轻市民生活压力及增加政府财政负担等角度考虑)

  2.你认为特区政府可采取什么措施来缩窄贫富悬殊的差距?(提示:可从促进各阶层向上流、提供再培训机会及为低收入人士给予额外津贴等因素考虑)

  香港未来教育协会评论部总监 王伟杰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