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生活 > 教育 > 正文

普出生活事/古人消暑良方:住空调房 叹冰棒

2022-07-12 04:24:1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左)摇扇生风是古代一般人最基本的消暑方法。(中)康熙修建的避暑山庄,成为历代清帝避暑的胜地。(右)

战国时期的“青铜冰鉴”,就是古代人的原始冰箱。

  雨霁天晴,转眼已经到了七月,阳光愈来愈烈,热气在神州大地上蒸腾起来。到了这个时节,太阳高高挂,万里无云(wàn lǐ wú yún),暑意袭来,一切都是懒洋洋的、沉闷闷的。热浪一阵阵地袭过我们的脸颊,于是人们躲进空调房里,吃起冰箱里贮藏的冰西瓜,在新媒体时代消磨过炎炎的夏日。

  现代人享受着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乃至今天网络时代的诸多便利,尤其是空调的产生,使得现代人拥有了解暑的最佳法宝。炎热的夏季,窝在空调房吃着冰镇西瓜是最惬意(qiè yì)的。当然,窝在空调房里也不是唯一的解暑办法,多种多样的冰激凌、丰富多彩(fēng fù duō cǎi) 的水上活动都给炎炎夏日添了几分凉气。现代人如此惬意地度过夏日,那么在这些都没有的古代,古人是如何度过烈日灼灼(liè rì zhuó zhuó)、挥汗如雨(huī hàn rú yǔ)的夏季的呢?

有冰镇小吃 贵族恩物

  在没有空调没有电风扇的古代,避暑是一个重要的事情。权力和财力最为雄厚的皇帝当然有足够的实力去消暑,譬如康熙修建了避暑山庄,在夏天携家带口(xié jiā dài kǒu )地在热河避暑,等到秋凉后再回到北京。但是,古代的平民百姓呢,他们是如何避暑的呢?其实,古人也有一套避暑休闲的方法。他们或袒胸露乳(tǎn xiōng lù rǔ),或摇扇生风,或河边乘凉,或躲进深山……古人用无穷的智慧进行了探索和尝试。说起摇扇子,古人的扇子大多是竹编的,摇起风来,凉风习习(liáng fēng xí xí),所以古人又称摇扇为“凉友”,除了竹扇之外,古人还有其他方法。最令我们现代人惊讶的,恐怕就是古人的“空调房”和“冰箱”了。其实,早在唐朝,皇家宫廷和高官显贵(gāo guān xiǎn guì)家就已经有了专门的凉殿,通过机械传动的制冷设备,用冷水回圈将冷气传到殿中。古代的冰激淩,在宋朝就已经产生,得益于“冰箱”的出现,战国时期产生的“青铜冰鉴”乃是原始冰箱,后来清朝宫廷普遍使用了木质冰箱,冰镇小吃更是成为一种贵族唾手可得(tuò shǒu kě dé)的消遣。

  尽管不像现代人享受到了电力和网络的便利,古代人还是用无穷智慧告诉我们“人定胜天”(rén dìng shèng tiān),当我们因为没电而热得满头大汗的时候,想到古人竟有如此多的巧思,难免会自愧不如(zì kuì bú rú)。当然,夏天是快乐的季节,尽管骄阳似火(jiāo yáng sì huǒ),但是也不能全然闷在房间,大家也要适当在清晨或者傍晚,走出去见一见天边的太阳和路上的人们,获得心灵的慰借(wèi jiè)。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