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剧里有一句话特别经典──“一家人最紧要齐齐整整。”能够成为家人大概是生命中深厚的缘分。在我们成长过程中,家人给予我们强大的精神动力,让我们获得引领,获得照耀。
近两年因为疫情的缘故,很长时间没回内地的家了,我才发现离别是人生的常态。兴许是因为“每逢佳节倍思亲”吧,本该是与家人团聚的日子,却要分隔两地。小时候,我从没想过分别,就觉得大家不管有多忙,只要在中秋节或者过新年的时候都总该回来过节,到那时,所有家人都回来了,大家都聚在一起,那才叫热闹。后来才发现,原来过节也不一定要回家,好像人长大了,离家更远了。
今年的中秋,有好些朋友都在朋友圈晒照片,内容大多是回家过中秋节,我又不能回家,就约了两个好朋友出去海旁走走,我们走到海滨长廊,那里全是一家老小拿着灯笼,嘻嘻哈哈地笑着,我们仨站着看这热闹的景象,总觉着和我们格格不入,于是我们便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坐着,紧接着外公在群里发了“中秋快乐”,我跟他说我和同学在外面玩呢。他说玩开心点,不过也告诉我不要那么晚回家,我答应外公会尽快回家的,然后外公还回了我一个“好的”表情包。原来长大,是能够让八十多公里外的家人安心地过节。
家人是永远的光亮,这种光需要我们用心、用生命去感受,去发现。年幼时,是放学回家路上,我看到妈妈站在街口等我回家时,街灯照在她身上的光亮;是妈妈告诉我要懂得感恩的时候;是哥哥教会我坚强和勇气的时候,这家人的光亮支撑着我渡过艰难时刻。
家人是我们第一个相处的亲密关系,在这段关系里,我们学会爱与被爱,学会付出和欣赏,当我们享受了爱,也将爱这世界,这是家人让我们感受到的第一种光亮。虽然当时在不同地方过中秋,却体验同一种感受。等有一天,我长大,我有很多爱可以跟别人分享时,我也希望将爱回报给这个世界。
《请回答一九八八》里面有段话说道:“或许,家人最不懂,但懂不懂有什么重要的呢,最终消除隔阂的,不是无所不知的脑袋,而是手拉手,坚决不放手的那颗心,归根结底是家人。”回想起来,我和爸爸闹过最大的一次矛盾是因为我伤害自己,然后爸爸怒吼我,原本以为这种时候,爸爸应该温柔地安慰我,却没想过因为这事,我俩一个月没说话,当时很生气,不过现在才意识到,那声父亲的怒吼,藏着的是父亲对于我的疼惜。
“家人閒坐,灯火可亲。”──汪曾祺。一家人坐在一起,灯火和蔼可亲,那便是最光的时光了。虽然我们不在同一个地方,但我们看的是同一个月亮。
圣士提反堂中学 中六丙 单慧莹
简评:以前考试局中文科高级主任说,高考文学创作千万不要写生离死别。我一直不明白其故安在。近年我想,可能考生没有真情实感,故未能感人。此文写生离,幽幽而说,颇有感染力。写外公、母亲、弟弟以至父亲,都真切感人。我们说父母子女没有隔夜仇,但作者竟和父亲冷战一个月。末段引作家汪曾祺的话,加深主题。
宝安商会王少清中学中文科教师 朱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