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暑假期间跟学生讨论有关中式英语衍生的问题。新学期开始,Miss Carol希望在这两集讨论中式/港式英语。
中式/港式英语──一般坊间理解成Chinglish/Kongish,是汉语/广东话及英语的混合体,是一个非常独特的中式/港式语文文化。很多时候也被认为是一种汉语翻译英文的错误,也有人认为是一种非刻意的幽默(unintentional humour)。
有些学生,甚至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士认为中式英语是可以接受,只要对方清楚明白便不用理会英语文法。勉强来说,若果跟了解中文/华语的人说这类英语或是非正式的情况(informal occasions),或是他们想融入华语社区,他们有机会可以真的清楚明白意思。
有时候我们看到一些长者,或是没有正式接受英语教育的人士,他们尽力以中式英语表达自己,其实这是值得欣赏的。所以建议要根据实际个别情况来接受或批评中式英语。
这两集主要只是以Miss Carol见到的学生最常见的中式句子或词汇作讨论,读者有其他建议或问题欢迎电邮来信。
(一)不太符合逻辑的例子:
在餐厅吃饭,侍应询问有多少位客人。还有人会说 "I / We have 4 people."
可以改说,"There are 4 of us."或是"May I have a table for 4?"
开关电脑:"Open/Close the computer."
可以改成:"Turn on/Turn off the computer."
禁止吸烟喝酒:"No smoking Drink."
英文翻译出来似乎是指令句,“不可以吸烟但要喝酒”的意思。
可以改成:"No smoking or drinking."
How did you get it?
I got it at Peter's English.
"I got it …"好像染上了什么疾病一样,例如:I got the symptoms of COVID at home.
(二)不需要的字眼:
我以前做过。
I did that before.
一般英语的用法是"I've done that".
"Before"是不需要的。
Anna已经四岁了。
Anna is 4 years old already.
"already"是不需要的。
我跟家人一起居住。
有同学会写成:"I live with my family together." "Together"是不需要的。
相信读者也曾见过这些有趣的中式英语,可以把它们以正统英语改过来吗?
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
Long time no see.
I give you face, you don't want face.
下集继续……
Miss Carol 资深英语老师、国际英文考试主考官;前大专院校导师及企业培训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