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生活 > 教育 > 正文

学校体育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2022-09-23 20:39:50大公网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文 / 张瑜、邢海洋

  习总书记指出,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学校体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作,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的重要工作。在此战略定位下,学校体育须完整把握、准确理解、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抵达“四位一体”育人目标,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须树立创新发展观,让创新成为第一动力。进行系统创新——不宜盲从热点,要做好整体规划,依据各校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变革。找准创新的着力点,助力山区农村学校体育加快发展;找准创新的结合点,深入推进各体育形态协同发展;找准创新的破题点,完善体教融合机制,找准创新的落脚点,推进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紧盯关键环节——不宜胡子眉毛一把抓,要坚持问题导向,牵住牛鼻子,对关键环节进行创新变革。创新“四位一体”目标的具体实施方法,创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然落地策略,创新体教融合关键路径落实过渡方案。循序渐进变革——不宜急功近利,要细化目标链和时间表,制定标准链和任务清单,有步骤的压茬推进。坚持守正创新——不宜为了不同而不同,要对学校体育的优良传统保持清醒的认识。中国体育课程和教学的历史虽然不长,但由于国家体制的强烈定型,形成了诸多坚实定式,指导中国学校体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对这些已经被实践证实了的优良传统,要保持充分的尊重和敬畏,要在坚持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须树立协调发展观,让协调成为内生特点。协调各体育形态——我国体育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与竞技体育相比,学校体育的发展严重滞后。要深化体教融合,统筹协调各体育形态,高效推进体育协调发展。协调各教育形态——学校体育迫入发展困境,处于体育的边缘、教育的边缘,体育教育地位日下,功能式微。要足够重视体育教育立德树人的特有价值,统筹协调德智体美劳教育形态,高效推进教育协调发展。协调各攸关方——体育教育是一项全方位的综合系统,要杜绝各方掣肘,加强协调,化解各路阻力,引导相向而行,高效推进人力协调发展。协调各学段——12年教不会一项运动技能的根本原因是未形成一体化课程体系,要加强研究,统筹大中小学学段,形成纵向衔接、横向一致、内在统一和形式联合四位一体的体育课程体系,高效推进体育课程发展。协调各区域——我国幅员辽阔各地青少年呈现不同的运动禀赋;多民族融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项目。应统筹协调各区域学校的体育工作,坚持“一校一品”、“一校多品”,打造校本体育特色,高效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协调各政策文件——目前,上至中央,下至地方,面向学校发布的政策文件不可谓不多,应在坚持体育教育主渠道的基础上进行统筹融合,高效推进政策协调落地。

  须树立绿色发展观,让绿色成为普遍形态。进行综合治理——完成从“管制”到“治理”的思想转变,充分发挥社会、家庭、学校、师生多元治理主体潜能,对学校体育进行综合治理,实现治理绿色化。加强特色研究——坚持百花齐放的基础上,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关于身心养修的研究,形成中国特色学校体育话语体系、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实现研究绿色化。

  进行科学教育——体育教育有其特有的生理学、运动学和生物力学规律。技能掌握一般经历运动感知、动作泛发、巩固定型和运用自如过程。要进行科学施教,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健康教育,实现教育绿色化。进行自主锻炼——体育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体育知识和锻炼方法,帮助学生形成体育意识,养成锻炼习惯,坚持自主锻炼,实现锻炼绿色化。进行综合评价——应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引入过程评价,考察学习、锻炼、比赛表现;引入增值评价,鼓励技能进步和体能提升。对学生的体育行为进行综合评价,实现评价绿色化。

  须树立开放发展观,让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开放思想——主动更新思想,统一认识,明确学校体育的全局定位。主动祛除不良思想,统一目标,锚定学生健康指向。主动解放思想,提升本领,帮助学生身强心键。开放言路——移行换位,用多维视角审视学校体育发展,把握学校体育的整体面貌。广开言路,倾听学校关切、教师心声和学生需求,提升治理智慧。开放途径——拓展体育课堂、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竞赛等学校体育教育途径。鼓励政府和社会共同参与拓展校外体育教育途径。不断丰富班级、学校、市、省和国家各级各类赛事体系拓展以赛促连途径。开放过程——鼓励学生参与课堂体育过程,共同设计教学练赛环节。鼓励教师参与学校体育治理过程,共同献策学校体育高效运行。

  须树立共享发展观,让共享成为根本目的。资源共享——加强优质体育教育平台建设,丰富教育资源,惠及所有学校和全体师生。深化体教融合,加快高水平体育资源进入学校,提升学校体育教育水平。着力学校高水平运动队伍和人才建设,夯实竞技体育人才基础。方法共享——打破壁垒,引入竞技体育成熟的训练方法,不断提高体育教育的效率和效果。互通各校有效的治理经验,不断提高学校体育的效率和效益。成果共享——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实际问题,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让师生看到变化、得到实惠,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充分体现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价值取向。

  (作者单位: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李孟展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