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生活 > 养生堂 > 正文

精神健康教育拖不得

2018-09-17 03:16:4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孩子从小接受精神健康教育,有助预防将来患上某些相关疾病

  编者按:精神健康已成为全球议题,大公报邀请精神科专科医生陈仲谋为“健康人生”版每月撰文一篇,和广大读者分享精神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笔者的第一本著作“陈仲谋:《精神启示录》”,於一九九七年十月初版。拙作是由各单篇文章缀合成书,当年幸得新生精神健康会主席邬维庸医生,及沙田威尔斯亲王医院精神科陈佳鼐教授赠言作序。本书出版已二十一年,而且印行册数不多,相信读者不能在市面找到。笔者今年正值私家执业三十周年纪念,回顾二十年前把文章汇集付梓的原因无他:推广精神健康教育,正如邬医生在序言所说:“将很多不同而有代表性的精神病例个案,以故事形式,深入浅出,表达不同精神疾病的成因、临床病征、治疗方法,以及复康过程,使读者对精神病加深认识……更在每一个病例之后点出精义及启示。”又陈教授在序言所指:“撰写有关精神疾病的病例,作为大众医学教育……颇具警世启发之效。”笔者一向秉承两位前辈的教诲,公余时努力笔耕,希望有益於世道人心。/精神科专科医生 陈仲谋

  服务跟不上需要

  香港自回归以来,各种社会情况都有改变,好坏之辩,笔者非箇中人,不敢越俎代庖。本人只会在自己熟悉的範畴,向有关当局提出意见,并在市民大众中宣扬精神健康教育的重要。笔者大胆认为香港的精神健康水準,不能与时并进,在某方面还大大落后於其他地区。回归以来,香港社会比前更複杂,精神病的个案大幅增加,而服务跟不上需要,呈现不理想的现象,是大多数人的意见。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二○○○年预测,二十年后人类的“杀手”,抑鬱症将会从第四位升上第二位。今年是二○一八年,世界各地的专家很多都认为WHO的“魔咒”早已达标,甚至超标了。如果抑鬱症和其他精神病合计起来,它们当是全球七十多亿人的“首席刽子手”。其实,WHO一早已经制订很多标準和指示,给各会员国参考,以防止精神病的肆虐。可惜,现在只有少数先进国家及地区达到WHO的要求,香港当然不在其中。WHO认为精神科医生和市民的比例应是1:10000;而香港现有约四百个精神科医生,所以比例估计是1:20000,即是仅及标準的一半。澳洲在这方面独领风骚,比例是1:8000,美国、加拿大和新西兰刚刚合格,国势下滑的英国也达1:12000。至於精神科护士的比例,香港恰巧又只得澳洲的一半。总的来说,香港政府投入精神健康的资金,在比例上只及澳洲大约1/4到1/3之间。

  抑鬱症可以预防

  英国权威医学杂志《刺针》(Lancet)有一句名言:“No Health without Mental Health”(直译:没有精神健康,就没有健康),WHO也採用此金句,可见精神健康比起肉体健康更为重要。香港政府最近拨款增加两间大学医学院的学位,但无助於解决人手严重不足的问题,在现有制度下,要在可见的将来达到WHO的标準,真是天方夜谭。要应对预期病人大量增加的沉重压力,我们中国人的古老智慧,正好用得上:预防胜於治疗。预防疾病的资源远少於治病的费用,相信无人会反对。同时,病人和其家人在治疗期间所承受的痛苦,更难以用金钱去衡量。

  或许有人仍然认为精神病是不可预防的,这个误解早已被绝大部分专家所推翻。几乎所有“普通精神障碍”(Common Mental Disorders,CMD),例如抑鬱症、焦虑症、强迫症和身心症,都由形形色色的压力累积而成;过程中病征隐密,不易察觉,但超越“临界点”(Threshold),情况就会截然不同。只有少数遗传因素的有关精神病(Major Mental Disorders,MMD),例如:躁鬱症和思觉失调/精神分裂,未有有效的预防方法。

  内地医疗当局在预防CMD方面,比香港走得更快和更远。根据内地两位学者联合在《刺针》二○一八年八月号发表的一篇论文:他们极力主张中国的学校课程应该包括精神健康教育。另外,文中更指出一些大城市,例如上海的医院的精神科和儿科专科医生,早在二十年前已联繫了学校的老师,组成服务团队,协助学生解决精神困扰和相关的压力难题。相信如果中央的教育部首肯,累积了二十年的实际经验,对编定有关精神健康教育的中、小学教材,必会事半功倍,很快便会水到渠成。

  应及早制订课程

  香港的生活环境,当然和内地不尽相同,但我们的中国文化传统大同小异:家长过分要求子女一定要有优异成绩,以便毕业后找到高尚职业。希望国家教育部尽快公布“精神健康教育课程”大纲,给香港参考学习。其实,香港的教育局和卫生署,有製作单元式课题的精神健康教材;个别学校亦会邀请专业人士,在周会演讲向学生灌输有关的知识。经验告诉我们,这些无系统,没有连贯性和零星的教学,学生的得益是非常有限。

  一套完整的“精神健康教育课程”,是要和其他学科看齐:列入正规的时间表内,有功课评核、测验和考试,最重要是由受过训练的专职老师任教。至於具体的推行方法和其他有关精神健康的问题,下次再谈。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