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生活 > 养生堂 > 正文

杏林细语/长期痛症知多啲/大公报记者 陈惠芳

2019-09-23 04:23:1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柏金逊症主要影响身体的活动能力

  一名年逾五十五岁的柏金逊症(Parkinsonism)女患者,手术后只能维持一段时间的活动能力,如今又出现神经痛,令其起居生活大受影响。

  之前她还可以和丈夫到外地旅行,到住屋附近商场四处逛逛,还可做简单的家务。可是近几个月手脚神经痛,发作次数渐趋频密,平日已极少外出,偶然一次和丈夫到街市买菜,中途神经痛发作需立即回家。有一天,其丈夫在厨房煮晚饭,她突然大喊“好痛”,丈夫马上走出厨房替她按摩。患者於按摩后,手脚神经痛暂得以纾缓,可是丈夫已觉有点“疲於奔命”。这名患者的丈夫说:“我太太神经痛不时於半夜发生,见她痛到睡不着,我替太太担心,自己亦很无奈。我带太太看了十几个医生,好像没有大进展。以前周日都会约朋友行山,如今不敢离开她太久,只有在会所游水,喘一喘气。坦白说,一周七日做足廿四小时,都好辛苦。但她是我太太,我会坚持下去。”

  患者看了很多医生,由於得不出一个总体结果,不禁感到“藥石乱投”,令患者意志消沉,对其心理造成很大影响。患者说:“基本上我不想外出,一来自己辛苦,又令丈夫压力大。由於不用见外人,令我无心打扮,不禁觉得自卑。有几次同学约我食饭,并迁就在我住所附近吃,我推了两、三次后才肯赴约。可是我的神经痛,坐下没多久就发作,需要站起来伸伸腰。加上现时尿频,时不时要去洗手间,很不方便。起身时,我双脚无力站不稳,而站一阵子,让筋骨鬆了点才可迈开步。说真的,我觉得自己算是坚强,病者之痛唯有自己才感受到,家人及同学的安慰,只可开解一时,我想要过正常人的生活。

  医院管理局(医管局)的联科综合痛症治理专责小组表示,差不多每个人都有“痛”的经历,但是许多病人对於长期痛症的了解并不多,同时这些病人缺乏应付痛症的技巧,兼有颇多的误解,例如长期痛症病人所感觉的痛楚未必是身体受伤的反应。面对长期痛症,如能及早了解其生理及心理因素,再配合综合治疗,可以促进疗效,在痛症诊所会诊有限时间内,医生难以解释患者对於长期痛症的认识。因此,医管局编写相关小册子让病人阅读,希望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