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生活 > 遨游 > 正文

台南甜蜜邂逅

2018-07-13 03:16:14大公报 作者:火 嘉  文、图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虱目鱼主题馆以猫咪作装饰,十分趣致

自由行的乐趣由计劃行程开始,假若没做任何计劃或资料搜集,旅程会更加有趣吗?答案当然是看彩数。这次分享小儿科程度的“无定向”台南之旅,笔者对当地毫无认识,但毕竟已到过台湾多次,亦没有语言不通的问题,刺激感不高,但新鲜度还是相当不错。

这趟本来打算到台东探朋友,没料到天气骤变,於是临时转向先到台南。下火车之际还带点睡眼惺忪,未认真思考去向,台南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就现於眼前。奈何碰上星期一休息,四周只有零星遊客跟这座有日治时期建筑特色的红砖古蹟拍照,拖着行李箱的我显得特别怪异和吵耳。

离开园区,一家卖焦糖炼奶包心粉圆的店不迟不早地出现,刚好可以祭一祭开始打鼓的五脏庙,也可以让我坐下来找一找晚上的住处。在茫无头绪之中,甜美的巧合特别触动人心。我一边吃着配料十足的甜点,一边上网找评分好并且即晚有床位的旅舍。查询时有点战战兢兢,害怕被当成恶作剧,想不到店主非常大方,经电话确认後就告诉我前往和开门的方法,而当时旅舍是空无一人的!旅舍位於小巷之中,我在的士上致电店主确定找对地址,挂线前店主提醒我要小心司机,挂线後司机又提醒我要小心店主,怎麼没人提醒店主要小心我?儘管内裏未必有什麼贵重财物,但各款电器还是有一定被窃或被破坏的危机,而他竟然没要求我交按金或信用卡资料,实在有点不可思议。

尝碗粿和鱼羹

想与陌生地方产生多一点连结,最直接和快乐的方法就是寻找地道美食。我请的士司机带我到他喜欢的虱目鱼店,我点了虱目鱼粥,进食前难免担心有浓烈的鱼腥味、薑味,或者防不胜防的鱼刺,一条虱目鱼可有二百二十二条刺!想不到味道比想像中鲜甜,鱼肉比想像中嫩滑。司机叫我不用太担心鱼刺问题,但我还是以“龟速”吃完,结果一条鱼刺也找不到,只能说厨师的刀功太厉害!

司机带我去另一家只卖碗粿和鱼羹的小店,当时店内并不忙碌,有些客人只花数分鐘就吃完一个碗粿离开,有点像在香港吃鱼肉烧卖那样赶急。香港的鱼肉烧卖几乎全是没灵魂、没营养的工厂货,而台南的每一个碗粿却拥有独一无二的精髓,看起来像钵仔糕,其实是加入香菇、鸭蛋黄及猪肉等配料的香软米糕,每家店的选材和自家製酱油膏都各有不同,是绵绵的家庭式风味。至於鱼羹就是以旗鱼和虱目鱼的鱼肉、鱼肚和鱼皮製成的鱼丸汤,卖相不吸引,但口感弹牙而扎实,绝不欺场。

猫咪点缀鱼馆

台湾有不少结合工场及专卖店的景点,说到底就是想赚钱,但以教育和趣味作招徕,何乐而不为?虱目鱼主题馆是个售卖虱目鱼产品的地方,由想得到的鱼乾、鱼鬆,到想不到的鱼精、鱼胶原蛋白护肤品都有。营养丰富的虱目鱼固然是上天恩赐,人们也要努力发掘和研究才能把牠的好处发挥得如此淋漓尽致。不过,即使产品如何多样化,包装始终是重要的一环,而这裏就选用了悠閒的海洋风格和可爱的猫咪。为什麼是猫?爱吃鱼是猫的天性嘛!鱼缸上有隻馋嘴的大猫公仔,任谁看见也会会心微笑。店舖上层名叫漂浮的海洋图书馆,调皮的猫公仔流连在巨型书籍之间,遊人要阅读虱目鱼资料,又要影猫,忙得很。最後我尝试了一支虱目鱼雪条,看起来极其怪异的口味,吃起来有海盐焦糖雪糕的感觉,鹹鹹甜甜的奶味令人惊喜。

位於台江公园的四草绿色隧道被称为“台湾袖珍版亚马逊河”,大概有点过誉,台湾哪有那麼茂密的森林和品种繁多的珍禽异兽?当我戴上斗笠在竹筏沿着人工水道前进,欣赏两岸树木形成的天然隧道,还有水中闪闪生辉的树影,就觉得“绿色之眼”这名字更贴切。导赏员不住讲解两岸的生态环境,我最记得的却是遊人们意外用手机餵鱼的故事。语音刚落,身旁乘客的围巾就被吹到水面,我弯腰伸手帮忙执拾,身後却感到有东西在推我,其他人微微惊呼,原来是长得低的树枝作怪,算是有惊无险。

旧房子新灵魂

星期一、二的台南有点安静,不少景点与商舖并没营业。由昔日日军宿舍改建的三二一巷艺术聚落也是冷冷清清的,司机甚至怀疑我们走错地方,直至看到充满春日气息的名牌才知我们走对了。艺术家为每间老旧房子注入新灵魂,让旧建筑再度与人们紧密接触。可惜我只能在门外像瞎子摸象,透过外面的艺术品胡乱猜测故事。种了“酒瓶树”的那位是个酒鬼吗?还是一个爱旧物重用的人?可爱的吹笛女孩和小猫像最吸引遊人的目光和相机,童心都被唤醒了。这表达了艺术家对家乡的思念?抑或是想像中的梦乐园?突然有人高呼:“屋顶上有另一隻猫!树上有松鼠!”说的都是假的动物,但已逗得大家开怀大笑。晚上到了开满黄灯的神农街,络绎不绝的遊人上一秒还在老街穿梭,踏进店舖就似跨过一个世纪,享受到新式美食和购物的乐趣,奇妙得很。

天气开始好转,我重新踏上往台东的行程,顺道逛一下高雄市立美术馆。刚巧遇到一个关於眷村的短期图片展,目光竟然不想离开。那不是什麼美照,而是一张张破落房子与落寞老人家的照片。数十年前,军队及其眷属被临时安置於日人撤出之营房、校舍或民房等简陋而狭小的空间,因为种种历史及政治因素,他们的生活多年来并没太大变更与改善,但居民还是刻苦耐劳地过日子和养育下一代,形成了台湾独特的眷村文化。只是面对城市发展,他们应该何去何从?毕竟当年的陌生落脚点,现已成为满载感情与回忆的家园,比起真正的家乡更令居民依依不捨。除了粗暴拆村,难道没有更人性化的发展路向吗?

责任编辑:takung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