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生活 > 遨游 > 正文

网红景点/《大湾仔的夜》拍摄地:在东山口“笑看烟火人生”

2021-12-19 04:25:4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它不像天河CBD那般繁华,不如沙面那样盛名在外,却有广州“鼓浪屿”之称;它沉淀了广州的历史与人文,一边是绿荫掩映、红砖绿瓦的欧陆风情街道,一边却是规整卫生、充满人情味的菜市场、传统美食店,民国小资情调与人间烟火在这里完美融合,成为广州最文艺的街区,它就是东山口。随着内地一档全新的团体综艺《大湾仔的夜》开播,拍摄地东山口再度成为焦点,成了当下最受内地年轻人欢迎的街区。\大公报记者 黄宝仪广州报道

  民国时的东山,就像今天广州的珠江新城一样,典型的豪宅区,东起达道路、西至均益路,北接庙前西街、庙前直街、寺贝通津和广州铁路局用地,南临东华东路、新河浦涌和东山湖公园,面积大概有62.9公顷,合共有302处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和不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线索纳入保护。2000年开始,新河浦被列入广州市首批“历史文化保护区”。2019年,东山新河浦获联合国人居署创设的“亚洲都市景观奖”。

  “包含五湖四海,笑看烟火人生”。正如《大湾仔的夜》官宣,拍摄地东山口也是这样一个有故事、有美食、有音乐的地方。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胸前挂上一台相机,记者走进了东山口。

  “穿越”到民国

  “有钱住西关,有权住东山”,东山小洋楼就是这里最广为人知的标志,《大湾仔的夜》主要拍摄地──“觉园1984”是其中之一。这座火到出圈的小洋楼,是一座1926年的老房子,位于与东山百货一巷之隔的署前二街上,前身为一幢名为“禄园”的百年建筑,由一位澳洲华侨回国建造,红砖外墙,柱式门廊,木质楼梯,柚木门窗……这些带着岁月痕迹的元素都依然保存完好。如今,摄影师与策展人灵犀租下这里,打造成融合民宿、平面拍摄、影视租场、音乐沙龙、私人聚会、轻食咖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生活空间,在《大湾仔的夜》拍摄之前已经是很多年轻人到东山口探店打卡的第一站。

  推开厚重的铁门,像是穿越到民国时期,走进某位东山少爷的家宅府邸,眼前浮现出一幅少爷在自家200平方米的私家院子享受下午茶的画面。房子里,别墅原先的花砖、柚门窗,从老房子主人手上接过来的旧家具、餐具、装饰物也全都完好的保留着,墙上的地契,老式的收音机,旧式的台灯,花格子的长背椅……很多人进来,都误以为是回到了小时候的家。据说,这都是主人家花了几十万元人民币按照心目中家的样子修饰起来的。喜欢看电影的游客,走进“觉园1984”一定会感到莫名的熟悉,因为主人家就是想要一间“特别具有电影场景感的民宿”,为此根据他们喜爱的电影,设计改造了五间房:法国蓝的巴黎房、马卡龙色的布达佩斯房、蓝黄配的波斯房、红绿撞色上海房、素雅的台湾房。除了住下来体验不一样的电影氛围外,“觉园1984”还不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包括小型音乐会、读书分享会等:不管是与音乐发烧友听一个下午的磁带,还是在林徽因描述的“太太的客厅”里《细说红楼梦》,或是参加一次和果子课程,甚至仅仅是来这里喝个下午茶,都能从不同的元素里去感受不一样的美。

  在东山口,像“觉园1984”这样的小洋楼还有很多,当中以逵园、春园、明园、简园、隅园“五大侨园”最具代表性。而逵园,正是东山口区域首个被活化利用的文物建筑,由四个年轻人承租,摇身一变成为一家集画廊、咖啡馆、文化活动和艺术生活体验为一体的艺术空间。

  将逵园活化

  在逵园成功被活化之后,这里也慢慢成为各种艺术元素和生活美学聚集的地方。那些热爱历史和艺术的主人家们,想方设法保留建筑的原貌、收集各种旧物,如今游客才能在那些新与旧、中与西的结合和碰撞中,感受历史的温度。

  图片:大公报记者黄宝仪摄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