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生活 > 遨游 > 正文

街道视觉/七彩霓虹 岂止招牌咁简单

2022-08-24 04:23:2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霓虹灯招牌是香港的一道城市风景线。

  每当夜幕低垂,霓虹灯亮起、闪烁的招牌字,各类商家借此吸引着南来北往的客人驻足,缤纷的色彩交织成大都会的璀璨。而今,油麻地中式裙褂老字号“冠南华”,店舖上方两个屹立近半世纪的霓虹招牌,一朝被拆,沦为运至堆填区的命运。人们纷纷前往与之“打卡”告别,不只是为了一块招牌,更是一个地区的人文记忆。\大公报记者 刘毅(文)、蔡文豪(图)

  上世纪三十年代,霓虹灯招牌制造技术传入香港。待到五十年代,香港经济和工业发展步入发展期,商品推销需求日渐增多,霓虹灯招牌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广告方式。来自本地招牌保育平台“街招”的麦憬淮接受大公报记者访问时表示:“当时没有太多照明技术,霓虹灯招牌既能体现店家特色,亦照亮了夜晚的街道,柔和的光带给路人温暖。”

  久而久之,霓虹灯招牌成为了地区经济腾飞的一个标志,毕竟店舖愈多,街上的霓虹灯招牌也就愈多。餐馆、娱乐场所、百货公司……在那个没有互联网的年代,店家悬挂出的霓虹灯招牌愈能吸引人关注,自己的生意也有多人帮衬。

  清拆之前留“倩影”

  一个个霓虹灯招牌,错落有致分布在街道两侧。生于六十年代的香港人董小姐日前专程前往冠南华霓虹招牌处打卡,赶在清拆之前,留住它最后的“倩影”。她回忆道:“辉煌时期,霓虹灯招牌整条街都是,构成了独特的视觉意象,人们穿梭其中,宛若置身梦幻城市。”

  为了更好地“争奇鬥艳”,店家自然要使出浑身解数。他们开始在霓虹灯招牌设计上下功夫、动心思,比如将整个霓虹灯招牌配上孔雀开屏、装上一顶金冠、或是依据店舖特色,配以不同装饰:鸡煲店招牌上就是一只鸡,茶行则是一片茶叶形状的霓虹灯招牌……再加上各具风格的招牌字,每一块霓虹灯招牌都是“个性十足”。工艺背后,更可见设计者对于美学的思考。

  经年以前,多家媒体报道过香港西区牛排店所用森美西餐厅的招牌,写它“蓝白的光在半空中勾勒出一头长腿奶牛,十分显眼,成为这个社区的地标。”确实,霓虹灯招牌早已成为了一个社区的符号,每当社区的住户,转过街角,看到他们熟悉的霓虹灯招牌,回家的路就在不远处。

  启发一众电影人

  不仅如此,霓虹灯招牌更启发了一众电影人,在他们的蒙太奇世界中,霓虹灯是迷离世界的象征、是人性欲望的彰显、是华丽世界的注脚、更是一个时代的符号。“香港的霓虹灯招牌通过电影镜头,被全世界观众知晓,以至于他们看到霓虹灯招牌,就想到亮丽的香港城市风景线。”麦憬淮道。

  然而,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伴随LED灯的出现,霓虹灯招牌逐渐式微,“新照明技术的出现,人们开始求变,他们认为LED灯管更为平价。与之相较,霓虹灯招牌制作工序复杂、造价贵,逐渐被店家抛弃。”“街招”另一成员冯达炜及其团队成员,却在“追踪”本地霓虹灯招牌时发现,“其实,霓虹灯招牌和LED灯招牌所需维修费用相若,即使霓虹灯招牌有气体洩漏等问题,也只需局部修复即可;但LED灯一旦损坏,就要整块拆除,灯管无法再用。”

  传统工艺新尝试

  提到冠南华霓虹灯招牌拆除一事,麦憬淮、冯达炜感到遗憾之余,从他们多年收藏本地旧霓虹灯招牌的经验出发,指出霓虹灯招牌的特殊性,可以激发新思路:“如今因为建筑条例问题,霓虹灯招牌需要被拆除,但店家也可考虑收藏其部分零件,比如霓虹灯管或是一些字体,不仅可以留作纪念,也可以构思是否可以利用这些零件,做些新的艺术尝试?”毕竟,不少民间机构都有类似“街招”遭遇的困境──缺欠相应资源收藏如此巨大的霓虹灯招牌。

  因此,“街招”在今年中秋佳节前夕,联合香港霓虹灯工艺师傅胡智楷、新晋霓虹灯艺术家刘浩辉,修复旧招牌上的霓虹灯管,设计出一个直径两米、3D霓虹灯月亮装置。麦憬淮、冯达炜说道:“我们希望观众可以通过这件艺术品,感受到霓虹灯技艺之魅力。也希望带给人们思考,霓虹灯技艺除了可以用在店家招牌之上,是否还可以成为一种室内装饰艺术?”

  如今,冠南华的霓虹灯招牌已被清拆,余下空空的棚架,“其实,消失的不只是一块霓虹灯招牌,更是一种情感。正如我们接收的霓虹灯招牌,它们背后都是一家店舖的故事,亦有些商家不愿将拆下来的霓虹灯招牌交出去,只想自己留存,也是为了纪念一段岁月。”

  随着时间的流逝、时代的发展,有一些物件总要被淘汰。但我们是否要等到它们真的退出历史舞台,才感到它们的珍贵?正如香港的霓虹灯招牌,随着它们一盏盏熄灭,“曾经,香港庙街霓虹灯招牌五光十色,是何等繁华。今时今日,却所剩无几,只有各大摊位悬挂的钨丝灯胆,整条街显得空荡荡。”麦憬淮不无感慨。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