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生活 > 电影 > 正文

《不自然死因研究所》死亡掩盖的真相

2018-06-11 19:02:50大公网 作者:刘毅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不自然死因研究所》以一众法医的努力揭示死亡下的真相\网络图片

综观各国电视剧,不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医疗剧可谓百拍不厌。日本当然也不例外,譬如今年初(六月将在香港无线电视J2台播出,具体时间以开播为准)的电视剧《不自然死因研究所》(又名:《UNNATURAL》),即是一部医学悬疑剧。但与其他同类题材不同,该剧聚焦法医,从一个女法医角度出发,讲述法医如何找寻被死亡掩盖的真相,不仅有相当程度的专业水准,又能藉一波三折的案例,反映社会现象及人性挣扎,从而收获一波又一波好评。

一直以来,医疗剧都是一个浓缩的社会万花筒,如去年内地剧《急诊科医生》、日剧《紧急救命》系列等,将社会问题与生与死勾连在一起,引发观众共鸣。而《不》剧让煲剧人明白,医疗知识不仅只有悬壶济世的功用,更是一项“为了未来”的工作,诚如剧中所言:“很多非自然死亡的死者都未经解剖就火化了,随便定下死因,让很多非自然死亡的死者得不到真相。”此为剧中这座“非自然死亡原因研究所(又名:DUI)”成立之初衷。

纵使有这样一座“非自然死亡原因研究所”,也并不代表剧中主角们所处的社会对法医工作有更多理解和宽容,年轻人不愿意入行;家属认为解剖尸体是对死者的不尊重,宁愿相信表面死因;不少可能存在疑点的自杀案件都被警方及一般医院解剖人员的盖棺论定,如一位被草率定为自杀的女性尸体,口中有连环杀手的特征——一处红色金鱼的印记,却被当成了一般的口腔溃疡,让凶手继续逍遥法外;溺死之人很难查出自杀,抑或是他杀;重大交通事故死者遗体不经解剖程序,只当一般灾难处理,诸如此类。

案情一波三折

作为一部单元剧,《不》剧每一集均是一个独立案件,总共十集,十件不同的案件,虽无明显关联,却暗藏递进关系和两条悬疑线,一条是难以与人相处的中堂系(井浦新饰)共计解剖过三千具遗体,只为寻找八年前杀死自己恋人的连环杀人犯,但过程中却不断收到被指责为凶手的恐吓信;另外一条是现年三十三岁的女主角三澄美琴(石原里美饰)的真实身份是一名养女,二十多年前亲生母亲由于不明原因选择烧炭与所有家人同归于尽,而她是唯一幸存者。

剧集开篇的“无名之毒”案件中,一对老夫妇不相信自己一贯身体健康的儿子高野岛渡会突然因心脏病猝死,故委托DUI查明真相,初次解剖判断,死者并非死于心脏病,而是急性肾功能衰竭,由此三澄团队展开一系列解剖及调查,由或许死于情杀投毒的推导,到从物证细节推断出死者是在出差时感染中东MERS病毒,从而找到有可能被感染人群,切断病毒感染途径,从中可看非自然死因调查是关乎人类未来安全的工作。

有煲剧人评价,该剧的案件皆从一个表面死因说开去,并非由法医解剖直接获得死亡真相,而是经过一波三折的“剥洋葱”过程,方才探得最终真相。此言非虚,在“无名之毒”单元,当一切证据都说明高野是在中东感染MERS病毒后,三澄美琴与高野未婚妻对话时,才得知高野曾在回到日本时的第一时间见过未婚妻,且有亲密接触,但未婚妻并未感染病毒,证明高野并非在中东感染,而是在他见过未婚妻之后去医院看病时感染,这样一来,病毒的真正来源找到了,社会才得以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

除却为更好地守护大家而进行法医工作,剧中亦凸显法医工作是为还死者公道,找到真正应该承担责任的事故方,如第四个案件“为了谁而劳动”,快递员骑摩托车送蛋糕发生车祸,死者生前公司、死者生前就医医院、摩托车厂究竟谁该负责;再是为找到真正的杀人凶手,如第五个案件“死之报复”,死者表面上是死于自杀溺毙,但经过解剖才知道此案另有凶手。

死因折射现实

有别于其他医疗职业剧,《不》剧并不涉及职场的勾心斗角,或是男女之间的情爱纠葛,全部叙事重心都在研究所内的工作人员身上,看他们如何接受委托人要求,尽己所能,查明真正死因,其间穿插的解剖手法,堪称专业级别,比如标出器官重量、记录损伤程度、医学名词也十分专业,比方说“乾性溺水”等,或是从溺死之人的肺部残留的浮游生物判断死者溺毙时所处海域。《不》剧以极大诚意诠释法医所做的一切判断,皆是基于事实证据的基础之上,严谨到容不得一点疏忽。

不仅如此,该剧在每一件层层递进的案件背后,折射出让人震撼、反思、感悟的社会问题,正如三澄美琴所说:“面对死者时,我都会想为什么死亡选中的是这个人?”剧中表面上的情杀案,其实是大医院疾控疏忽,明明是病毒受害者,却被普通民众责怪,连带父母都被指责,认为是他们的儿子将病毒带到了自己的国家;快递员车祸身亡,牵扯出一个不断压榨员工的冷血老板;陌生女子堕水溺亡,反映阴暗的女性心理——凶手因嫉妒死者炫耀爱情而动杀机;长期受到校园霸凌的两个学生,在老师冷漠对待、学生无人施以援手的情况下,居然自导自演一场自杀,以及网络直播伪装的杀人场面,引起人们关注校园恶行并非玩笑。

可以这么说,《不》剧并非一部依靠残肢断臂及变态杀手博公众眼球的法医剧。相反,它让观众体会到一种与死亡迥异的温情,这也是日本编剧的一贯风格,总会在残酷世间给予一抹温柔,去年的日剧《四重奏》就出现了“哭着吃过饭的人,是能走下去的。”无独有偶,《不》剧中也有类似的:“正是因为没有心情才要吃。”“世道如何?关键看你如何处世。”以及在“为谁工作”单元中,导演以三组蒙太奇手法拍摄看烟花的对比镜头,以述说不同心境,一个是受伤躺在地上的快递员,另一组是家中的妻儿,还有一个就是与一众女性聚会狂欢的冷血老板,催人泪下。

倘若不能正视死亡真相,就等于将现存生命置于危险境地。所谓人心复杂,无常之事屡有发生,谁都不会知道自己最终会怎样,死者虽不能言,却能警示活着的人。如果说日本电影《礼仪师之奏鸣曲》(又译:《入殓师》)是在用死亡讴歌生命,《不》剧就是刻画这样一群富有正义感的法医,用他们的敬业精神,让一件又一件被死亡覆盖的真相浮出水面。人究竟为何而工作?这句剧中的疑问,用“非自然死亡原因研究所”里一众法医的行为回答就是:为真凶归案,死者不再担恶名,生命不必白白逝去。

责任编辑: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