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生活 > 电影 > 正文

《梵高.永恒之门》与梵高对话

2019-01-17 03:17:2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梵高在野外作画

  画家导演祖利安斯纳贝尔(Julian Schnabel)继二十年前的《轻狂岁月》(Basquiat)后,再拍一部画家传记片:《梵高.永恒之门》(At Eternity's Gate)。英文片名的“At”,表示在门前的意思,能否进入还未知,不过以梵高的不朽声名,大家当然有答案。/刘伟霖

  影片於梵高住过的阿勒(Arles)及死亡的奥维尔(Auvers-sur-Oise)取景,即使影片大部分是英文对白(夹杂法语),饰演梵高的威廉迪福(Willem Dafoe)也是以美国影星的身份广为人知,但本片有大量知名欧洲影星参与。

  故事聚焦於梵高在阿勒、圣雷米(Saint-Remy)精神病院,以及奥维尔的最后日子。影片以梵高在巴黎结识高更(Paul Gauguin)开始,高更由奥斯卡依撒(Oscar Isaac)饰演,即是《知音梦裡行》(Inside Llewyn Davis)的主角。梵高接受高更的建议,去到法国南部的阿勒,但阿勒没有他想像般阳光普照,他更逐渐被村民仇视。梵高入住圣雷米精神病院,被迫和真的狂人相处,最后在奥维尔死於非命。

  或许有观众对结局诧异。即使“梵高自杀死”是常识,但对他的死,素来有“他杀论”或“意外论”。皮亚勒(Maurice Pialat)一九九一年的版本《梵高》(Van Gogh),隐晦地(不过客观地正确)只给观众看到梵高负伤回到村落,已是一例。假如读者还未猜到《梵高.永恒之门》怎样结尾,我也无谓多口了。

  梵高传记二分法

  梵高的传记片拍过不少,其实都可以分成两类,一是尝试用梵高的目光看世界,或者用他人的目光看梵高。本片、不久前的《情谜梵高》(Loving Vincent)、一九五六年的荷里活製作《慾海浮生》(Lust for Life)属“梵高看世界”,至於皮亚勒的《梵高》与阿特曼(Robert Altman)的《梵高与提奥》(Vincent and Theo),可以归类为“世界看梵高”。

  其实谁都看得出本片是“梵高视角”,第一场是没有画面的梵高自白,第二场是梵高的主观镜头,邀请村姑做他的模特儿,第三场是巴黎酒馆,只有两个角度:梵高轻视地打量其他画家,而其他画家以排斥的眼光看他。

  镜头摇得很厉害,同样,任谁都说得出这代表了梵高的精神状态。笔者的个人口味,对手摇镜没有好感,尤其是我觉得这部片不只是为摇而摇,还要故意摇多几下。本片自以为暗示,但实际上画公仔画出肠,一开始就要讲明梵高是个“外人”,在精神病院和神父的对话一场,铺排梵高像耶稣一样被人迫害。

  不过有两个影像特点,我觉得是其他梵高影片做不到的。第一是法国实景拍得颇为肃杀,不带其他梵高传记片的怀旧田园风味。第二是有大量特写,威廉迪福凭本片得到意大利威尼斯影展最佳男演员奖,大量特写突出他的演技,但真正特别的,是配角们的特写,包括饰演精神病院病友的Niels Arestrup、饰演神父的Mads Mikkelsen,以及饰演Gachet的Mathieu Amalric,这些人物特写令人联想到默片的表达技巧,他们的脸也像一幅幅风景画。

  在剧本的层面上,选用“梵高看世界”的观点,似乎就决定了故事一定是“世界不了解梵高”。反之,“世界看梵高”就多数会引领到“梵高是恶魔”“梵高自己害自己”的方向。而本片的剧本结构,像由一个个“对话”组成,包括他和高更、酒馆女东主、弟弟、病友、神父、Gachet之类。其实还有一个对话者:“大自然”,应该至少有两场戏,都是长达几分鐘而且没有对白,去拍梵高在野外作画,包括一些很老土的、梵高打开双手转来转去的镜头。

  还需要再拍吗?

  而这些对话(除了大自然),都在展示其他人不懂梵高,包括公认最是支持他的弟弟及Gachet,这个剧本都是想突出这两人怀疑梵高的时刻。神父那一场写得最差,一来是长,二来是太明显地道出“世界不要你的画”。

  导演斯纳贝尔说本片是他身为画家,向伟大画家的致敬。这令我想起上次谈韩片《烧失乐园》时,指出导演李沧东身为小说作家,用两个小说作家的作品去再创作。但斯纳贝尔创作到什麼新作品呢?观点是旧的,手法表面上和他人不同,但底蕴陈腔滥调,画出肠地玩主观视点,拿着摄影机用力摇。既然梵高是一个前无古人,象征着原始创意的画家,何苦要用陈腔滥调去向他致敬呢?

  皮亚勒的版本,影像上肯定不够震撼,但为梵高的传奇添加了新的角度。笔者虽然不同意《情谜梵高》将静态变成动态,又将客观世界全盘变成主观世界的前提,但至少有新的技术前设,作为出师之名。

  我最介意的是,为什麼还要拍梵高?目的是什麼?梵高生前,世界不懂他。现实是,现在毋须受过美学训练,人人都看得懂他的画,反而是古典派绘画,要专家费尽唇舌向外行人“解画”。人人用“为观众介绍梵高”的心态去拍梵高,潜台词可会是“我比其他人热爱梵高”?蜂拥去支持这些片的观众及影评,心裏会否因为看梵高而自鸣得意?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