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生活 > 电影 > 正文

光·影·道\香港电影必须向前看\田 力

2019-03-28 03:17:1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香港影视节期间有几家电影公司代表发表对未来前景及何去何从的意见,当中有资深製作人,亦有从其他範畴走进影业的行政人员。他们虽然各自表述,毕竟资历深厚的更能一矢中的道出问题所在及未来路向。

  首先,香港电影业的问题是人才不足,虽然近年有很多新导演出现,但过去十多年的断层没法补充,处於青黄不接状态。幕前方面,女演员有独当一面的,男演员多在五十至六十多岁之间,年轻的又未成气候。

  一些意见指香港电影人可透过投资及其製作经验帮助中国电影发展,而演员、导演亦可为中国电影作出贡献。这种说法没有不对,只是程度上已降低了很多,论资金、论对市场理解,内地公司都比香港公司优胜。至於香港导演,内地受欢迎的只有几位,跟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语。香港演员的叫座力,最近几部电影已证明今非昔比。所以,现时处於高度竞争的中国内地市场,香港电影人的优势骤减是不争事实。

  另一个“古老”的说法是,香港影人可代内地电影发行到海外,或在香港发行等。大部分内地与香港的合拍电影,如是内地演员为主的话,电影票房可能不会太好,收入自然不高。所以举香港市场为发行例子十分滑稽。加上北美已没有录像市场,只剩收费电视和网络,华语片的收入非常有限。

  以上两种说法非出自资深影人,因为都是老生常谈,而时代不断进步,内地电影不必我们帮助,说替人家去参展更是奇怪,内地电影海外夺奖时有所闻,香港近年得奖电影不多是不争事实。香港电影要解决是人才问题,然后是如何跟内地市场融合或就国家政策突显自己的优势。

  大湾区除了港澳,还有九个城市,人口是香港的十倍,而广东省经常是最高票房的地区,如能扩大香港电影(包括两地合拍及小型製作)在大湾区的市场是一大机遇。於是,资深影人便提出要求,希望政府能从这方面出发,跟大湾区探讨有没有新的机制,包括题材、审查和语言(广东话)等。要是讨论结果正面,更有助区内的融合。这种提议才是向前看的思维,而非老生常谈。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