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生活 > 电影 > 正文

现实题材/《断.桥》救赎情感创伤\苏 洋

2022-09-01 04:23:2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电影《断.桥》中,闻晓雨(右)与孟超互相救赎。

  正在内地上映的电影《断.桥》,讲述的故事有点老套却含有戳心的力度。作为现实题材电影,突出表现了导演李玉对于现实中的情感创伤的反思与呈现。虽是犯罪片的类型叙事方法,但重点不在于犯罪和追凶,而是人物在现实生活中的情感创伤状态。

  为父缉凶 拼图记忆

  故事起于大桥坍塌而被发现的骸骨,死者女儿闻晓雨(马思纯饰)在追查父亲死因过程中,发现其养父朱方正(范伟饰)是凶手。影片戳心的力度来源于导演李玉将故事侧重于情感创伤和暗黑人性刻画的笔触。具体来说,《断.桥》着重刻画了女性闻晓雨情感创伤、寻求救赎的状态,表现了其在父亲离去并且被污蔑、母亲摒弃、养父黑化的伦理关系中的内心创伤。

  李玉是中国女性导演中较为高产的电影作者。其作品展现了自己对于当代中国女性意识、状态和困境的细腻观察。从她第一部纪录片《姐姐》和第一部故事片《红颜》开始,女性的伦理与情感困境即为导演表达的重点,且女性角色普遍处于身体创伤的状态。而在《断.桥》中,导演将闻晓雨对父爱的渴望,转化为一种寻找真相和创伤救赎的叙事。闻晓雨为父亲断裂的记忆、失踪却被描述成抛家弃子、与人私奔的渣男而悲伤。她渴望还原真相,寻回关于父亲真实的记忆。闻晓雨的父亲正义直言,不愿同流合污而被杀害。闻晓雨为父报仇的过程,也是拼回父亲真实记忆的过程。

  风格沉郁  口碑两极

  相比较李玉之前作品关注女性身体意识,《断.桥》则是展开了对于女性创伤记忆的思考,闻晓雨开始坚韧地救赎自己的情感创伤。电影中和闻晓雨一起发掘真相的孟超(王俊凯饰)失去了姐姐,同样遭受了没能拯救姐姐的创伤记忆,寻找着救赎创伤情感的方式。

  《断.桥》上映后的口碑两极分化,在故事上,叙述视角杂乱和情节逻辑弱化,使得观众难以缝合进入故事。影片在摄影上采用较多广角镜头、近距离摄影和高反差的硬光,形成了影像上沉郁压抑的风格,强化了人物状态和现实环境的质感。寻找父亲被杀真相的闻晓雨视角、凶手朱方正的视角,还偶尔插入其他角色叙事视角,叙事显得凌乱而庞杂。

  电影在开端部分,很快就交代了当年目击者孟超告知闻晓雨其养父朱方正是凶手,从而令犯罪片的叙事张力荡然无存,但故事聚焦表现人物情感创伤的状态和人性的阴暗面,还是让电影撞击了观众和现实。

  片名中,“断”是闻晓雨与父母之间伦理关系、记忆和情感的断裂。“桥”是闻晓雨渴望找回记忆,来架通两代人的连接。李玉在影片结束时,留了一个开放性的结尾,主人公闻晓雨找到了真相,完成了对父亲正义形象的拼图。可是父亲已然离去,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孟超也牺牲了。闻晓雨的情感状态──这座“断桥”已然不可能修复。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