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生活 > 电影 > 正文

《无名》雕琢抗战中的生命质感

2023-01-27 04:23:3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梁朝伟(左二)在电影《无名》中饰演潜伏者。

  如今,内地的春节档已经从电影商业竞争进入了电影品质竞争的时代。程耳执导的《无名》定档春节档的自信,来自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独到的抗日战争素描。显然,《无名》是一部不具有阖家欢氛围的电影,如此也导致了其上映之后口碑的两极分化,是春节档观众“吵架”最激烈的电影。纵然如此,该片也在上映四天后,取得了3.6亿元人民币票房的佳绩。\苏 洋

  今年,内地春节档的电影品质更胜从前。   《无名》是春节档形成以来第一部典型的艺术电影。该片以谍战为题材,但并非讲述谍战故事,而是聚焦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下的时代氛围,铺陈不同阵营群体的状态,描述不同处境的人的欲望、阴暗与光明,呈现当时中国共产党地下工作人员何主任(梁朝伟饰)、叶秘书(王一博饰)等人的坚毅与正义。

  刻画谍战氛围

  以往谍战影视剧大多通过谍战行动表现地下工作者的智慧与伟大,而《无名》则将谍战行动弱化,强化时代氛围和人物生命的状态、内心的压抑、抗争的坚韧。导演程耳以时代氛围和人物心境形成互文关系。在《无名》中,画面和声音营造的时代氛围像利刃,断裂和杂乱的叙事线如同细锤,让观众“参与其中”,一起雕琢抗日战争下人物生命的样貌与质感。电影个别地方确有突兀,但其刻画不拘于侵略者和反动派的残酷,不陷于被侵略者的悲惨,不刻意拔高地下工作者的伟大,不矫作于意识形态,还展现了电影艺术的独特魅力,视听氛围有生猛入心的冲击力,表述内涵有畅想深思的余韵。

  《无名》不是一部讲述故事的电影,杂乱的故事线让观众跳出故事。制作团队尝试用另一种电影思维去表述,电影以全面视野观察抗日战争,侵华日军用泥浆灌活人的罄竹难书、汪伪政府投敌卖国的残暴卑鄙、中国百姓遭遇的家国与生命伤痛,以及中国共产党地下工作者的坚韧与理想。

  画面对比强烈

  电影中个性化的电影语言有:非线性叙事时间线(重复或打乱叙事线)、叙事断裂与留白、意象象征、人物心境的画面构图和配乐、注重日常烟火呈现、弱动作而强状态。这样的电影语言主要是打断观众的沉浸感,拒绝观众进入故事,让观众保持思考。

  另外,电影形式还配合了叙事上人性的考量,营造出人物心境与时代氛围。

  程耳1999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从大学期间拍摄的作业,他便开始探索属于个人的电影风格。《无名》的谍战题材和叙事关注在1937年前后,这两点和导演个性化的电影语言相得益彰。1937年前后的时间点,从日军全面侵华开始。《无名》的反转剧情,更是人性的考量。是为政治而生还是以政治谋生?片中将嗜血凶残和日常烟火进行对比,用视觉隐喻直接刻画生命的质感。视觉画面的工整构图和动乱的氛围产生强烈的冲突感,凸显人物内心挣扎的压迫感和坚定理想的力量感。

  《无名》重要的意义在于彰显了导演探索个性化创作的努力,呈现了具有中国特殊性的抗日战争表述,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地下工作者虽然连姓名都不能为世人所知,但他们为了心中理想、为了大爱与大义,隐忍创伤,砥砺前行。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