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袁奶奶和家人遊开封府/大公报实习记者彭晨晖摄
【大公报讯】实习记者彭晨晖开封报道:“来到开封,感觉什麼都变了,经济发展了,街道也变了,二十年没回来,什麼都认不出来了……”白髮的袁奶奶望着开封府砖红的城墙感叹,眼前的景象令她似曾相识,却又似是而非。
上世纪五十年代,河南省信阳、南阳、商丘、开封、许昌的几万青壮年劳动力支援边疆兵团建设,约两万人去到满是芦苇荒地的石河子、奎屯开荒造田,其馀的人去到阿克苏、库尔勒等地。袁奶奶的儿子郭先生说,出生在通许县农村的母亲是当年援疆青年一员,之後一直在新疆生活,上一次回到开封已是二十年前了。“我是新疆生新疆养的,从来没有来过中原,这次回来,一是陪老母亲来,二是专门来感受中原传统文化。”郭先生说。
“开封市是现代和中华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的一座文化城市,魅力无穷。这边的文化底蕴还是蛮深厚的。”郭先生推着妈妈经过包公湖时连连感慨。“以前来开封也不少,但这一次来变化太大了。”袁奶奶说着,一家人便朝府衙正大门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