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深圳中英街的变迁 映照了国家改革开放路

2018-06-12 09:57:15 作者:郭若溪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深圳特区建立以来,中英街曾经凭藉其优先开放的地理优势而一跃成为全国着名的“购物天堂”,来此购买国外免税商品的各地民众络绎不绝;但随着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中英街商业由盛转衰,转型成为一处富有人文内涵的旅游胜地。中英街兴衰变迁的背后,映照出中国从封闭走向开放、从相对落后走向富强的时代巨变。

在香港和深圳山水相连的沙头角边境古镇,有一条神秘的小街。这条小街虽然长不过250米,宽不足4米,却与德国的柏林墙、朝鲜的三八线、越南的贤良桥一并成为20世纪最具影响的4条分界线。它就是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中英街。

深圳特区开放造出“购物天堂”

1979年,深圳蛇口的第一声炮响拉开了中国经济特区建设的序幕,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开了封闭多年的边防禁区大门。1983年,《开放中英街协议》签订之后,大量的资金涌入、人力和物力整饬与修建,使中英街迅速繁荣兴旺起来。凭藉着毗邻香港的特殊位置和免税街的独特优势,街上商品与内地市场上的产品差价高达60%,布料成衣、食品饮料、日用物品等琳琅满目的百货,让正值市场经济时的内地游客眼花缭乱,进而纷纷解囊。在当时,去深圳到中英街是一个“见世面”的大事,买一件外国T恤衫穿能在亲戚面前威风一整年。

按规定,凡进入中英街的游客不能“越界”到香港一侧的店舖购物。因此,开放初期,中英街呈现出“一边倒”的发展趋势。来自内地的购物人流基本上被控制在华界一侧的店舖购物,英界一侧的店舖相对冷清。不少人在巡警不备之时,乘机跑到英界一侧的店舖购物,并迅速将购物袋丢给华界一侧接应的人。

这一时期,中英街店舖林立,金银首饰、服装、电子表、进口录音机、数码照相机、摄像机等成为销售的热点,金舖从最初的3家发展到47家,最多时一天曾涌入10万人次的游客,摩肩擦踵半个小时都走不完,中英街迎来了名副其实的黄金时代。中英街历史博物馆提供的资料显示,仅1988年5月至10月,中英街黄金装饰品的销售量就达到5吨,金额6.5亿港元。“购金热”一直持续,在1992年达到高潮。除香港着名金店“谢瑞麟”和沙头角日用百货商店外,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都在中英街设有营业机构,中英街仅上缴税收一年就超过1亿。

20世纪90年代后期,相比中国内地市场的开放与繁荣,中英街上紧密相连的店舖显得狭小而拥挤,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大失所望。同时,由于商业管理松弛,不法商人进街谋利,假货令中英街商誉扫地,购物欺诈成了一张撕不掉的标签,每日客流量从十万人次骤减至千余人。

繁荣落幕日均十万到千人

香港回归令中英街摆脱两国管辖的困局,也令它失去了香港窗口的功能,“购物天堂”的称号逐渐褪色。此后,受香港自由行开放和境外购物越发便利的影响,中英街更是日渐萧条,游客量骤减。2005年,中英街最后一间金融机构工商银行撤离,作为“购物天堂”的中英街从此落下帷幕。

如今,为了重温历史而到中英街来,已成为绝大多数游客的主要目的。1999年,中英街历史博物馆建成开放。2009年,该博物馆与香港国民教育中心开展“中英街文化之旅”的活动。进入新世纪,深圳市盐田区政府投资开展中英街历史风貌改造,修复过的古井、骑楼、界碑依旧肩负着演绎历史的重任,百年老街逐步向历史人文旅游景点转型。每年3月18日作为中英街的警示日,来自深港两地上千民众聚集此地举行鸣钟仪式,铭记屈辱的历史。

沙头角丝花厂破冰带起来料加工业

1979年,4月1日,深圳首家中外合资工厂——沙头角丝花厂在中英街开业,这间具有破冰意义的探路先锋厂,在深圳改革史上留下了非常重要的一笔。在短短的四年间,它带动了中英街内商业的逐渐兴旺,玩具厂、手套厂、牛皮加工厂等紧随其后相继开设,中英街内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逐步走向繁荣。

1978年7月,刚刚到广东任省委书记的习仲勳来到沙头角,指示当时的宝安县和沙头角干部“要想办法把沙头角发展起来”,通过发展经济,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沙头角镇立刻行动,开始与港商谈判,并很快与香港夏威夷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

在中英街开厂,独特的位置优势和低廉的成本是吸引港商黄振松的主要原因。当时,特区成立前不可能办中外合资工厂,而在中英街,香港的原料货物可以直接运过来,而加工后的成品又装车运走,不需要任何海关或者检查,跟在香港开厂一样方便。

丝花厂规模不大,经营模式是港方出钱出设备,负责销路,沙头角提供场地和工人。

1983年底,随着改革开放在全国陆续铺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作为来料加工型企业的丝花厂受到市场冲击,加之塑花热销的影响,丝花产品产销不再红火,开办四年沙头角丝花厂正式停工。

赴港“捡破烂”赚得第一桶金

改革开放前,沙头角经济一度非常困难,与对面的香港收入悬殊,曾出现大规模的逃港潮,2600多人逃到香港,留下来的只有1200多人,导致劳动力锐减。时任沙头角镇党委书记张润添回忆道,“最初面对改革开放,都不知道具体要怎么弄。1978年,在习仲勳考察沙头角后,乡民开始把农产品卖到香港,换来资金发展养殖,小额贸易的出现帮助农民提高了收入,遏制了逃港之风。”

“当时,说是要利用香港优势,就有人提出能否把废旧物资捡回来,再重新利用。经过向领导请示,得到可以捡回来当废物利用的批覆。为了发展经济,沙头角联合企业公司(沙商贸的前身)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了。”张润添说。

时任沙头角经济办主任的何壬坤成为了这家公司的第一任董事长,并着手开始实施改革的尝试。在香港收破烂时,何壬坤还认识了一个做公仔面的台湾老板,一次性订购了五万箱公仔面,仅两个晚上,就在横岗、惠阳等地销售一空,营业额一天最高达100万元。赚到第一桶金的何壬坤开始把眼光转向了外贸,通过捡破烂时认识的香港老板,拿到了一万辆上海“永久”、“凤凰”牌自行车的订单,就这样,沙商贸的生意慢慢走上了正轨。

“走出国门接受市场挑战,依靠捡破烂积累资金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沙商贸在当时具有十分典型的示范意义。”原中英街博物馆馆长孙霄评价称。随着中英街经济的发展,国营、集体、个体、合资、外资和股份制多种经营模式在这条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制度并存的街上同处。人们在中英街这个“特区中的特区”上不断创造出商贸业的奇迹。

活化历史老街迎大湾区机遇

图:小游客们在中英街雕塑文化墙游玩/受访者供图

中英街“一街两制”的特殊文化景观至今吸引众多游客慕名而来,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中英街的商贸旅游和历史文化价值逐渐被加以重视。有研究机构建议,在保留中英街步行街形态的基础上,推动商贸升级,注入新经济活力,并配合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与作为创科平台的落马洲河套,及提供金融专业服务的前海,并列大湾区三个重点合作区,彼此遥相呼应。

改革开放40年,也是中英街两边“家门”和“心门”逐渐打开的40年。香港文化与内地文化交织在居民每顿饭、每口茶里,融合于每天傍晚古榕树下的谈天说地中。“中英街辖区面积只有0.177平方公里,住有6000多居民,其中港人占了一半,这是中英街最特别的地方,也是最天然的文化元素。”沙锦涛说。2014年底,盐田区政府为解决中英街长期“多头管理”的困境,设立了中英街管理局。管理部门根据中英街商贸旅游合作区的定位,将其打造成为历史氛围更加浓厚、爱国主义教育特徵更加鲜明、商贸旅游活力更加凸显的历史文化名街。

展望未来,中英街将形成“一界一墟一巷七街”的历史街区格局。“一界”即深港边界,“一墟”即东和墟记忆街区,“一巷”即沙栏吓村特色客家窄巷,“七街”即穿插在东侧老建筑中的七条老街。通过适度放宽进出限制,简便手续,增加交通配套,增建停车场,以应付人流增长。在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深圳东进战略的大背景及历史机遇下,继续保持生机和活力,迎来一个更大的发展。

责任编辑: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