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中国 > 正文

国新办发白皮书证生态保育成效 青藏高原仍为全球最洁淨地区

2018-07-19 03:17:4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国新办18日发表白皮书说,青藏高原地区仍然是地球上最洁净的地区之一。图为藏羚羊在青海可可西里地区觅食/资料图片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8日发表的《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白皮书说,青藏高原空气质量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各类污染物含量与北极地区相当。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青藏高原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目前,青藏高原主要江河湖泊基本处于天然状态,水质状况保持良好。青藏高原地区仍然是地球上最洁净的地区之一。

综合新华社、中新社报道:白皮书全文约1.4万字,除前言和结束语外,共包括六个部分,分别是生态文明制度逐步健全、生态保育成效显着、环境质量持续稳定、绿色产业稳步发展、科技支撑体系基本建立、生态文化逐渐形成。

白皮书说,青藏高原位于中国西南部,包括西藏和青海两省区全部以及四川、云南、甘肃和新疆等四省区部分地区,总面积约260万平方公里,大部分地区海拔超过4000米。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亚洲水塔”,是珍稀野生动物的天然栖息地和高原物种基因库,是中国乃至亚洲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青海湖扩大逾170平方公里

白皮书说,青藏高原人类活动强度较低,空气质量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污染物种类较少,浓度较低,各类污染物含量与北极地区相当。随着绿色能源推广、生态城镇建设和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的不断推进,青藏高原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

目前,青藏高原主要江河湖泊基本处于天然状态,水质状况保持良好。白皮书指出,青藏高原是亚洲多条主要江河的源头区,也是中国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保护最严格的区域之一。国家不断加大对青藏高原水环境保护力度,主要措施包括:编制重要水域综合规划,划定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明确水域功能和水质保护目标,核定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和限排总量,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在18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青海省副省长田锦尘在介绍该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时提到,2005年以来,青海湖的水域面积扩大了170多平方公里,达到40年来的最高值;上世纪末三江源地区已经消失的近千个高原湖泊、湿地重新再现。

西藏耕地优于国家一级标准

白皮书说,青藏高原是全球受污染最少的地区之一,土壤环境总体处于自然本底状态。从耕地土壤来看,西藏大部分耕地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优于国家一级土壤标准。

在提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研究表明,青藏高原黑颈鹤、藏羚羊、普氏原羚、野牦牛、马鹿、滇金丝猴等的个体数量正在稳步增加。其中羌塘高原藏羚羊个体数量从2000年的6万多只恢复到2016年的20万只以上。

白皮书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坚持将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作为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大事。目前,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制度逐步健全,生态保育成效明显,环境质量稳定良好,绿色产业稳步发展,科技支撑体系基本建立,生态文化逐渐形成,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作用正在显现。

白皮书说,新时代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中国人民有信心建设更加美丽的青藏高原,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青藏高原生态建设Q&A

Q: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究竟有多重要?

A:不可替代!青藏高原总面积约260万平方公里,大部分地区海拔超过4000米,素有“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亚洲水塔”之称,在调节气候、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Q:青藏高原诸省区付诸了哪些努力?

A:近年来,西藏自治区严守生态环境保护底线红线,严禁“三高”(即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项目进入,严格执行被称作“史上最严”的矿产资源审批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初步建成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

Q: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有多艰巨?

A:困难重重。突出表现在:受全球变化影响,冰川退缩、冻土消融、灾害风险加大的威胁依然存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仍然突出。

科技支撑高原绿色产业发展

据中新社报道: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8日在北京发表的《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白皮书指出,青藏高原各省区以循环经济、可再生能源、特色产业为特点的绿色发展模式已初步建立;科学研究建成了较完备的生态与环境监测体系。

白皮书在“绿色产业稳步发展”部分指出,青藏高原各省区着力发展特色农牧业,培育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品牌,建设生态农牧业试验区。特色农牧业已成为青藏高原绿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基本构建起以水电、太阳能等为主体的可再生能源产业体系,保障了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推进。

此部分提及,旅遊业已成为青藏高原实现绿色增长和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2017年,西藏自治区共接待遊客2561.4万人次,旅遊收入达379.4亿元人民币,佔当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近三成。

在“科技支撑体系基本建立”部分,白皮书说,青藏高原科学研究已建成较为完备的生态与环境监测体系。在青藏高原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科技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支撑作用。

白皮书以青藏铁路为例指出,该铁路穿越可可西里、三江源、色林错等多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保护藏羚羊等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全线建立33处野生动物专用通道。铁路建成运营後,多年冻土保持稳定,其两侧生态得到持续恢复,局部区域已接近甚至优於周边自然状态。

青藏高原自然保护地体系

图:黑颈鹤在西藏拉萨卡孜水库起舞/资料图片

由以自然保护区为主体向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转变

•目前,青藏高原已经建成各级自然保护区155个(其中,国家级41个、省级64个)

•面积82.24万平方公里,约佔高原总面积的31.63%

•佔中国陆地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57.56%

•基本涵盖了高原独特和脆弱生态系统及珍稀物种资源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