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北大荒被誉为靠得住、调得动、能应对突发事件的“中华大粮仓” 资料图片
【大公报讯】记者于海江、王欣欣报道:在北大荒的开发建设中,垦区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以“艰苦奋鬥、勇於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为主要内涵的北大荒精神,被誉为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宝贵精神财富”。形成了“诚信、务实、创新、卓越”的北大荒核心价值观。
“作为‘国家队’,北大荒深知,不仅要生产足够数量的粮食,更需要顾全大局的精神和临危受命的担当。只要国家需要,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曾任黑龙江农垦总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现任黑龙江作协副主席的韩乃寅接受大公报採访时说,每到国家粮食出现短缺,垦区都发挥了突出作用,被誉为靠得住、调得动、能应对突发事件的“中华大粮仓”。
上世纪60年代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北大荒职工勒紧裤带,坚持完成粮食徵购任务;在“非典”时期,首都粮食市场告急,应国务院紧急徵调,北大荒立即组织专列,一车车大米从17个车站全线发往北京;2008年5月,北大荒支援四川汶川灾区,48小时加工发运2400吨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