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讯】据人民日报报道:“过去几年共建‘一带一路’完成了总体布局,绘就了一幅‘大写意’,今后要聚焦重点、精雕细琢,共同绘製好精谨细腻的‘工笔画’。”27日召开的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用“工笔画”这一生动的比喻,寄望於“一带一路”的未来。人民日报评论指,这也意味着共建“一带一路”将在过去5年的基础上落地生根、走向深入。
评论指出,今天的“一带一路”建设,正如一支遊走在欧亚大陆上的如椽画笔,勾勒出这片古老大地上的美好未来。就在8月26日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1万列,作为往来於中国与欧洲以及“一带一路”参与各国的“钢铁驼队”,中欧班列已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标志性成果。而这样的成果,正在欧亚大陆上次第开花。
评论表示,从“大写意”到“工笔画”,需要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工作不断走深走实。如今,“一带一路”顶层设计初步完成,四樑八柱已经建立,“一带一路”也进入了国际话语体系,未来需要在项目建设、市场开拓、金融保障等重点工作和具体环节上下足工夫。这就需要我们更加注重细节,把工作做深做实。比如,近年来,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参与国家推进了很多重大项目,带动了当地发展,未来既需要这些“高大上”的项目,也需要着眼参与国家民生需要的“小而美”项目,造福参与建设的各国人民。
评论认为,推进“一带一路”工作,没有旁观者。各地区各部门都要积极行动起来,把共建“一带一路”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对接起来。未来,中国将继续和参与国家一起,共同发展、共谋繁荣,让这幅共同绘製的“一带一路”工笔画,继续见证欧亚大陆的历史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