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重庆机务段重庆西运用车间机车乘务员江彤是中欧班列首发司机 大公报记者韩毅摄
【大公报讯】记者韩毅重庆报道:2011年,中欧班列先驱“渝新欧”由重庆首发,打通了中国内陆与欧洲的陆路大通道,重庆机务段机车乘务员江彤成为了驾驶该班列的首发司机。至今,江彤已安全值乘300多趟中欧班列,也见证了“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以来,中国与欧洲沿线国家快速发展的经贸往来。
“最初的‘渝新欧’班列一周最多开1列,现在有时一天就有3至4列。我感受最大的变化就是货运量的增加,以前一个班列要等一周甚至更长时间组织货源,现在有了集装箱集散基地,货物种类也越来越多。人员配置也从最初的1个班,两名司机,到现在50多个班,这都说明中欧班列更加受欢迎,国际地位也越来越高。”江彤称。
在江彤眼裏,“一带一路”倡议是推动中国以及世界各国共同发展进步的“火车头”。他说:“普通货物列车最高速度为80km/h,中欧班列最高速度为120km/h。在速度上,中欧班列相当於普通客运列车,但中欧班列拉得更长更重。”
江彤坦言:“很遗憾,我没有去过杜伊斯堡,开了七年,还没亲眼见到自己开出的货运班列抵达欧洲的情景,希望有机会在‘一带一路’沿线走一走,去看看‘渝新欧’抵达杜伊斯堡,有始有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