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中国南极冰盖首建永久机场 为拥空域管理发言权提供条件

2018-10-29 10:06:46香港文汇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2017年1月8日,中国首架极地固定翼飞机“雪鹰601”成功降落在海拔超过4,000米的昆仑站机场,实现了该类飞机世界上首次在此降落,在国际南极航空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数据图片

据《科技日报》微信公众号报道,中国第35次南极考察队队员将于11月2日搭乘“雪龙”号前往南极。第35次南极考察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次考察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要在南极冰盖开工建设中国第一个永久机场,机场位置位于距离中山站28公里的冰盖,跑道尺寸预计为1,500米长80米宽。

三年前,中国首架极地固定翼飞机“雪鹰601”投入运行后,中国第32次南极考察队开始筹划一件大事--在南极冰盖建永久机场。第33次南极考察队又在机场位置开展了测绘工作,勘察面积约为3平方公里。

在此之前,2009年,在中国第25次南极考察期间,中国曾在南极昆仑站以西约3公里处修建起长4公里、宽50米的“昆仑机场”跑道,用于固定翼飞机起降使用。2010年1月,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又在南极内陆冰盖上再修建起一座简易机场 “飞鹰机场”。机场有长600米、宽50米的机场跑道,同时存放数百桶航空煤油,用于固定翼飞机紧急备降或加油补给。

对备选地进行一年冰流场观测

但在业内人士看来,要在南极建造一座永久机场,难度并不亚于建一座考察站。

首先是位置特殊。中国南极第一个永久机场的备选位置位于冰盖。冰盖好像是盖在南极大陆上的一床“被子”,但它是运动的。要建永久机场,首先要找到冰盖运动比较均一、运动幅度小的地方。为解决这个问题,一年前中国已在备选地址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冰流场观测。

其次,国内机场的混凝土跑道摩擦力大,冰盖上覆盖的几十米厚的松软积雪无法满足起降要求。队员们需要将积雪进行“改造”。改造流程大概是这样的:先用雪铲、吹雪机对积雪进行初步处理,然后用压雪机压实,再辅以雪犁,将积雪变成摩擦力大的粒雪表面,如此反复。过程有点像修路,但要对松软的数十米的积雪进行处理,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与国内机场相比,计划建造的这个机场规模不算大。但它对系统导航、通讯系统、气象保障系统的要求并不低。为解决这个问题,3年前,中国已在备选位置架设自动气象观测站,积累气象相关信息。

基础设施工程包括停机坪、候机楼等,预计要在备选地址建成航空港,还要等几年。

为拥空域管理发言权提供条件

在业内人士看来,作为南极科考大国,中国必须确保自主开展南极活动的后勤保障能力,正因如此,建永久机场意义重大:它连接着中国南极战略的需求,中国科考需求,同样也能为中国在南极拥有空域管理发言权提供必要条件。

永久机场的建设,将为“雪鹰601”建一座南极母港机场,为中国熟悉整个南极机场的运行体系,包括跑道建设、 地面保障、气象导航、机场运行等,为中国构建南极航空网体系,为未来中国大型飞机运行以及多支飞机机队运行提供保障。

“雪鹰”四度飞南极 过去借停俄机场

作为“先遣部队”,中国首架极地固定翼飞机“雪鹰601”于北京时间昨日15点左右抵达南极中山站。这是“雪鹰601”第4次参加中国南极考察。作为中国首架极地固定翼飞机,“雪鹰601”可搭载多种科学观测设备,巡航速度380公里/小时,航程3,440公里。

以停靠澳洲弗里曼特尔港补给的路线为例,“雪龙”号从港口出发后,约要半个月才能到达中山站附近,但宽达数十公里的陆缘冰区域阻挡了船只靠岸的步伐,人员上站一般得搭乘船上配备的直升机飞抵。

与搭乘“雪龙”号出入中山站相比,“雪鹰601”号为中国快速运输、应急救援和科学调查等极地考察活动提供了坚实保障。但一直以来有个问题没解决:飞机到南极后一直停在俄罗斯的机场,这意味着每年要做大量沟通协调工作。

“雪鹰601”2018/2019的飞行计划里,很多是国际合作科考飞行。业内人士解释,南极飞行需要多国合作协调,“雪鹰601”飞往南极过程中需要经停英国、美国、澳洲等多国考察站,需要外站加油、气象等各方面保障,因为只有1架飞机,中国需要与其他国家的飞机互为应急救援的备份,所以每年都要和众多国家签署后勤保障协议。

中国南极“建筑史”

长城站:作为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在南极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长城站于1985年2月20日完工,该考察站越冬期间可容纳25人,主要开展以气象、海洋、地质的观测和研究。

中山站:于1989年2月26日建成的中山站是目前运作中的考察站中最大的一个,建筑面积达7,375平方米,主要开展极区高空大气物理、地球化学(陨石)及环境监测等科研观测和研究。

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建成的昆仑站,不但是中国首个南极内陆科考站,亦是人类在南极地区建立的海拔最高(4,090米)的科考站,主要开展冰川学、天文学、地球物理学等研究,并支撑深冰芯钻探、天文望远镜建设等重大工程。

泰山站:第四个南极科考站泰山站于2014年2月8日建成,是一座南极内陆考察的度夏站,配有固定翼飞机冰雪跑道,是中国考察格罗夫山的重要支撑平台。

罗斯海新站(建设中):而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已于今年2月7日在恩克斯堡岛正式选址奠基,预计4年后建成,将是一座常年科考站,可独立支持开展陆地、海洋、大气、冰川等多学科综合科学考察项目。

昆仑机场(简易机场):2009年,在中国第25次南极考察期间,中国曾在新建立的中国南极昆仑站以西约3公里处修建起长4公里、宽50米的“昆仑机场”跑道,用于固定翼飞机起降使用。

飞鹰机场(简易机场):2010年1月,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又在南极内陆冰盖上再修建起一座简易机场 “飞鹰机场”。机场有长600米、宽50米的机场跑道,同时存放数百桶航空煤油,用于固定翼飞机紧急备降或加油补给。

永久机场(即将动工):2017年中国第33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在南极冰穹A完成了中国首个南极冰盖机场选址、勘察工作,勘察面积约为3平方公里。

责任编辑:李孟展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