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内地九成企业满意营商环境

2018-11-30 03:17:4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今年4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推出的手机版电子营业执照在天津自贸区首发\资料图片

  【大公报讯】记者周琳北京报道: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29日发布了《2018年度中国营商环境研究报告》。报告显示,近九成受访企业对营商环境感到“满意”或“较满意”,认为近三年中国营商环境获得改善,外商独资企业评价最高。

  据介绍,近期贸促会研究机构在内地25个省(市、区)对近4000家私营、国有和外资企业开展营商环境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得益於政府出台的系列措施,中国营商环境建设取得较大进步,企业信心不断增强。受访企业对2018年度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为4.17分(满分5分),总体较满意,高於2016年调查的3.85分。

  知产保护评价大幅提高

  其中,评价为“满意”和“较满意”的企业佔87.5%,与2016年调查相比提升了16个百分点;评价为“一般”的企业佔11.9%,“较差”及以下仅佔0.6%。此外,93.5%的企业认为近3年中国营商环境获得改善。值得注意的是,从企业所有制看,外商独资企业的评价最高(4.19分);从行业看,高新技术企业评价最高(4.22分)。

  调查显示,2018年中国营商环境建设七方面成就获企业认同。包括市场开放水平持续提升、政策政务环境进一步优化、贸易便利化水平大幅提高等。特别是知识产权保护取得显著成就。受访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总体评价为4.25分,高於2016年的3.86分,认为近两年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外商独资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评价为4.3分,高於内资企业评价分值。

  报告也指出,成本提高和市场竞争激烈是目前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为了降低成本,一些企业开始向外转移。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投资研究部主任刘英奎表示,应理性看待这种现象,企业的对外转移是符合产业发展规律的。一些不适合市场需求的,梯次性对外转移是世界各国普遍性规律,不可阻挡。所以企业还是应该加大研发,打造自主品牌,提升附加值,就地转移才是最佳途径。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