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0月21日,邵子平(左二)参观拉贝纪念馆,讲述当年寻找《拉贝日记》的经历/大公报记者陈旻摄影
今年12月8日,旅美华侨邵子平先生飞赴纽约,计劃将其於1991年在大卫.马吉家地下室找到的原片製作成记录南京大屠杀的马吉影片37分零5秒储存盘带回南京,此为目前仅见时长最长版马吉影片,是在大文记者发现后跟踪下找出。此前,10月22日,大文记者找到并促成邵子平向南京捐赠了详细记述了马吉影片寻访过程的58页手记。同时,德国波鸿鲁尔大学东亚系图书馆员邵华捐赠了拉贝外孙女莱因哈特夫人关於公开《拉贝日记》过程的信件公证件。因大文记者的执著追寻,上世纪九十年代海外华人历尽周折、找出并向全世界公开南京大屠杀最关键的铁证马吉影片和《拉贝日记》的历史功绩,在被时光尘封20余年后重见天日。/大公报记者 陈 旻
南京大屠杀期间,美国牧师约翰.马吉用摄影机秘密记录下日军的暴行,这些影片是留存至今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唯一动态画面。南京师範大学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张连红表示,《南京大屠杀档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约翰.马吉拍摄的这段影片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功劳尘封廿年 重见天日
这58页手记是邵子平在1991年寻找马吉影片时,以“关键词”记录下的每一天进度,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1991年7月7月,找到马吉牧师所在的圣公会总会电话;1991年7月11日,联繫上了马吉牧师的儿子大卫.马吉,被告知他家中地址,邵子平当日就登门拜访,未找到与南京大屠杀相关的影片,以为胶片被大卫.马吉的儿子送给了当时同样急切寻找马吉影片的日本记者;7月12日,邵子平不甘心,再度登门,两人在地下室仔细查找,终於找到有马吉牧师亲笔标註的马吉牧师当年记录南京大屠杀的胶片原片。
此后,几乎每一天,邵子平简洁记录了他们在找到马吉影片后,立即着手複製胶片、召开新闻发布会、计劃组织全球华人南京祭奠遇难同胞等等具体事宜。
这批手记的面世,确定了马吉影片被发现的準确时间,记录了海外华人为寻找南京大屠杀关键史实证据所付出的艰苦努力。
说服外孙女公开《拉贝日记》
今年10月,德国波鸿鲁尔大学东亚系图书馆员邵华特别带回莱因哈特夫人致牧师戴克的信件公证件副本。这封首次公开的信件写於1997年6月5日,使得促成《拉贝日记》公开的一个关键人物德国牧师戴克第一次被人们所认识。
大公报在2017年12月11日整版刊发新闻专题,报道还原了邵子平先生等一批海外爱国华侨历尽艰辛,终於找到并最终促成《拉贝日记》向全世界公开的经过,首次採访、报道了戴克牧师历时2至3个月的力劝,才最终说服了拉贝外孙女莱因哈特夫人“同意把日记拿出来公开”。
信中,莱因哈特夫人向戴克牧师袒露了自己之前一直拒绝公开《拉贝日记》的“畏惧和顾忌”的原因,“我也得重新面对已经隐去数十年的生活经历。对中国和德国所发生的事件於我而言是无比痛苦的平行的双重记忆。”即她6岁时经历的南京大屠杀和14岁时经历苏军佔据柏林后的暴行。正是这两段平行的历史,致使莱因哈特“心灵深处在流血”,迴避承受公开日记揭开痛苦记忆。
这封信在字裏行间无不透着莱因哈特夫人对受邵子平所讬来劝说自己的戴克牧师的充分信任,证明她是被戴克牧师说动后最终同意公开并複印《拉贝日记》寄给美国的邵子平,并且是在戴克牧师的担保下,才答应邵子平的邀请,亲自赴纽约作为证人出席新闻发布会。
在大公报报道之前,海内外所有关於《拉贝日记》寻找、发现与公开的各种报道中,戴克牧师在公开《拉贝日记》中的关键作用从未被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