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我们的四十年】黄埔后代李明忆恩师胡福明为改革开放鼓与呼

2018-12-16 14:09:19大公网 作者:朱烨、凯雷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今年正值改革四十周年,回顾改革开放历程,有一个人的名字不能不提——胡福明。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在头版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刊登了胡福明为主要起草人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中国理论界炸响一声“春雷”,引发了全国“真理标准大讨论”,拉开了思想解放运动序幕,奠定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思想基础。

参加黄埔亲属广东考察团,李明与原民革中央副主席刘凡等考察团成员参观深圳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展览。(凯雷摄)

黄埔后代、黄埔一期将领李树森外孙女、首都医科大学原党委书记李明此次作为黄埔亲属广东考察团成员,实地领略南粤大地创新发展改革新气象,相当感慨,和团员一道更加坚定了改革开放再出发的信心与决心。她途中讲述其改革开放身边事,追忆见证在南京大学求学期间恩师胡福明写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台前幕后,讲述胡福明在历史紧要关头作为一位知识分子的强烈历史感与责任担当,正如李明所说:“胡福明是以一位理论工作者的良心和巨大的勇气,向“两个凡是”挑战。可以说,没有这场大讨论,没有摒弃“两个凡是”的错误指导思想,就不会有今天40年的改革开放。”

见证胡福明挑战“两个凡是”,不惧风险“自己干”

今年正值改革开放40周年,我是改革开放的亲历者,我在此愿与大家分享两个我曾经历的身边事。

第一件,见证改革身边事。我们这个年龄的人都还记得,“文革”结束后,并没有立刻迎来改革开放的春天,而是一段时间里还是“两个凡是”占据指导思想。“文革”中我们全家都被下放到农村,是邓小平同志恢复高考的决策,使我成为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届大学生。我当时考进了南京大学政治系哲学专业77级(后来变为哲学系),1978年2月,入校报到成为一名幸运的大学生。

我们系有位哲学老师叫胡福明,个不高,憨厚的脸庞上架着厚厚的眼镜,说一口浓郁苏南口音的普通话。他是贫苦农民的孩子,虽然家境不好,但很聪颖,书读得很好。早先他念了师范,后来考入了北京大学中文系学新闻专业。学着学着,他意识到,新闻要搞得好,没理论不行。于是开始啃哲学,后来更是1959年上了人民大学的哲学研究班。毕业后,做了南京大学的哲学教师。

胡老师是那种特别善于思考,有强烈问题意识的人,他上课从不照本宣科念讲稿,总是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经常一手执烟,一手打着手势,旁征博引,慷慨激昂。同学们都爱听他的课。

1977年1月,那时还没有恢复高考,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两报一刊发了篇社论《学好文件抓住纲》,提出了“两个凡是”。胡老师看到这个就觉得不对劲,敏锐地认识到,这不是马克思主义。但他也知道,这代表了高层指导思想。怎么办?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他决定要从理论上批判“两个凡是”。他知道这样做有很大的危险,为了不牵连他人,他决定自己干。可这时他爱人生病了,住进了医院。胡老师就把马恩列毛的著作搬到了病房,一边照顾爱人,一边潜心研究。南京的夏天就是火炉,胡老师历经酷暑,在77年的8月底,一气呵成写成了8千来字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一文,发给了光明日报王强华。

文章寄到光明日报哲学部,半年没有音讯。胡老师寄文章是在南京大学门口的邮政局寄的,他后来对我们说:“当时我在想,我这一辈子有可能就撂进去了!”胡老师是做了思想准备,写这篇文章没有跟任何人商量,包括没有和家属讲,家属也不知道他写了这篇文章,也不知道他寄出去了,要捅多大的篓子,什么都不知道,当时很有一种悲壮的心理。

转眼到了1978年初,光明日报原本要在哲学版上发表胡老师的这篇文章,但总编杨西光看后,认为放在哲学版发表可惜了,文章很重要,应该放到头版,同时要进一步修改。

此后,光明日报以及中央党校的一些同志加入了对胡老师文章的讨论和修改,特别是文章标题,加了“唯一”两字。定稿后,1978年5月11日,胡老师为主要作者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发表了。

文章一发表,立刻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大讨论,拉开了冲破“两个凡是”“思想禁锢,解放思想的帷幕。

虽然是和平年代,但这场大讨论的机锋,足以令人惊心动魄。至今我还清楚记得,一天下午,胡老师专程来到我们女生宿舍,询问、听取我们对《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看法。我们同学中也有家长是在地方党校做教员的,胡老师特别注意问党校老师对该文章的看法。胡老师听得很认真,看得出来,他的表情并不轻松。是啊,他是以一位理论工作者的良心和巨大的勇气,向“两个凡是”挑战。可以说,没有这场大讨论,没有摒弃“两个凡是”的错误指导思想,就不会有今天40年的改革开放。

作为曾经受教过胡老师的学生,作为改革开放的亲历者,我是改革开放的坚定拥趸者,我坚信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四十年来我们靠改革开放摆脱了贫穷,今后我们还得靠改革开放,去解决一个一个前进中的困难。

李明在在京部分知名黄埔亲属座谈会上发言谈亲历改革。(凯雷摄)

亲历两岸埔亲情 期待祖国和平统一

第二件,亲历两岸黄埔亲情。我的外公李树森,年轻时投笔从戎,入了湘军,成为湘军中尉排长。旧中国的积贫积弱,激励了许多有志青年向往革命。1924年,外公考进了黄埔军校,成为黄埔一期学员二队分队长。毕业后追随蒋介石,一生戎马倥偬,任国民党中将军官、国民党第六届中央监察委员等,参加了东征,北伐,抗日战争,在淞沪抗战中,血染罗店,英勇负伤。当然他也与红军,解放军打过仗。1949年以后,去了台湾,任国民党国防部参事室中将主任。自此,外公与我母亲分隔两岸,终身再未能父女团圆。

去年底,我母亲以96岁的高龄去世了。整理遗物时,我发现了母亲珍藏的一份讲话录音稿。那是1960年的文稿,一开头就讲到:“爸爸,整整11年未通音讯了,我时常记挂着祖母和您的健康,不知你们近来情况怎样!“

廖廖数语,妈妈思念外祖父、曾外祖母的心情,跃然纸上。接下来,母亲对外公详述了家里四个子女、我父亲 、她本人、还有外祖母(外公的前妻)的情况,件件桩桩,细细道来,唯恐外祖父不清楚。女儿想让远在台湾的父亲放心的心态,汩汩流淌。文稿最后,是母亲对外祖父的呼唤:“希爸爸听到广播后,能给我们写封信,以免遥念。敬祝身体健康!女儿菊兰上”。

李明到访其外祖父李树森将军学习战斗过的黄埔军校旧址,并题词并留念:重访先辈路,期待统一时。(凯雷摄) 

看完整篇文稿,我不禁潸然泪下。文革中我家被下放到苏北农村十年,多次搬家,衣物家什坏的坏,扔的扔,已经没有什么老物件了,可这份泛黄的文稿,却被母亲细细珍藏了近60年!母亲珍藏的哪里是一件普通的叙家常的文稿,她珍藏的,分明是大海隔不断,时光消不掉的浓浓的骨肉深情啊!

无独有偶。前两年,一位台湾朋友,帮我查找到了外祖父1965年病故时,在台家属在报纸上刊登的讣告。讣告把我远在大陆的母亲,与在台湾的家属并列俱名,而那时,母亲已与外祖父整整分隔16年了!这个俱名,何尝不是去台的亲人们,对母亲的思念和呼唤!

一份文稿,一个讣告,记载了一个大家庭的两岸情,大陆与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同胞骨肉相连,血浓于水,本就是一家亲!

改革开放以来,两岸恢复了交流交往,推进两岸和平统一,是两岸人民共同利益、长远利益之所在,是民族大义,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作为黄埔同学后代,我要传承外祖父等黄埔同学前辈东征、北伐、抗日的爱国统一精神,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贡献绵薄之力。(作者,李明,黄埔后代 黄埔一期将领李树森将军外孙女,原首都医科大学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李孟展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