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杨利伟:载人航天需更多国际合作

2018-12-16 16:16:03大公网 作者:张帆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航天英雄杨利伟今天在沪参加复旦科技创新论坛,向海内外科技界大咖介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概况(张帆摄)

中国航天英雄、特级航天员杨利伟今天应邀出席第四届复旦科技创新论坛,并发表了题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概况》的演讲,详细介绍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历程、中国空间站研制最新进展、中国载人航天国际合作情况。当前,中国已全面迈进空间站时代。中国空间站的任务目标是在2022年前后,建成和运营近地空间站,使我国成为独立掌握近地空间长期载人飞行技术,具备长期开展近地空间有人参与科学技术试验和综合开发利用太空资源能力的国家。而载人航天是人类共同的事业,随着载人航天活动向更高水平发展,任务实施将更加艰巨,资金、技术等方面面临的挑战更大,越来越需要各国携起手来开展广泛深入合作,推动载人航天更好更快发展,将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地球向太空延伸。 
 
中国积极探索国际合作 
 
杨利伟介绍,中国载人航天一贯坚持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透明开放的原则下,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已经先后与俄罗斯、德国、法国等国家,以及欧空局、联合国外空司等航天机构和组织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开展了务实的技术合作和交流。比如,近年来与俄罗斯建立中俄载人航天合作联委会机制;与欧空局、意大利签订围绕中国空间站开展合作框架协议;与欧空局成员国家共同研制世界首台高灵敏度伽玛暴偏振探测仪,由天宫二号搭载进入太空;与法国在神舟十一号上联合开展失重心血管功能研究;中国航天中心向欧洲航天中心提供训练支持,中欧航天员进行了联合海上搜救训练等等。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与联合国外空司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合作项目。2013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联合国外空司在北京联合举办了联合国/中国载人航天技术专家研讨会;2016年,双方签订了围绕中国空间站应用开展合作的《框架协议》和《出资协议》,通过向外空司提供资金和中国空间站设施资源,为各成员国的专家团队提供利用中国空间站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与应用的机会。 
 
开展国际项目评选 
 
据悉,今年5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联合国外空司联合对外发布合作机会公告,邀请联合国各成员国积极参与未来中国空间站的空间科学实验与应用国际合作,为世界各国创造更多利用中国空间站开展应用实验的机会并从中受益。经过为期4个多月的征集,目前已收到42个合作项目申请,涉及领域包括:天体物理、流体物理、材料科学、航天医学、空间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研究等诸多学科。目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联合国外空司正在联合实施项目遴选工作,计划2019年5月前完成项目终审,在第62届联合国外空委大会期间对外发布入选结果。 
 
欢迎港澳台参与研究 
 
杨利伟说,中国正在推进的空间站的建造,也从方案制定之初为国际合作预留了载荷空间,比如说预留了很多实验机箱,包括舱内、舱外的很多资源,科学普及的资源等等。后续围绕中国空间站的建造运营,将继续坚持和平利用、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在空间科学实验与应用、平台技术与舱段研制、航天员选拔训练与飞行、载人航天技术成果推广等领域与有关国家航天机构和国际组织开展交流与合作。 
 
他特别指出,此前也在国内包括港澳台进行了发布,希望更多的机构和高校能够积极参与进空间站的建造、运行。下一步,空间站建成之后,也会有大量的科学实验在上面进行,所以也欢迎更多高校和机构参与,为人类社会服务。 
 
此外,在稳步推进空间站研制建设的同时,中国也在积极谋划后续发展,这是中国作为负责任航天大国责无旁贷的职责义务。中国科研工作者将综合考虑人类探索地外空间的科学规律、世界载人航天发展趋势和中国的发展实际,在建造好、运营好、管理好、应用好中国空间站的同时,研究载人航天后续的发展方向、实施步骤等问题,也将对载人月球探测的可行方案和一些关键技术开展研究论证,为人类探索地外空间事业持续贡献力量。目前,关于在后空间站时代的发展,这一主题的研究也已经展开。 
责任编辑:李孟展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