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改革开放40年|石狮探路“民办特区” 小镇变时尚城

2018-12-18 03:18:52大公报 作者:蒋煌基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80年代中期,因洋货而兴的石狮被形容为“小香港”/受访者供图

厦门往北不到80公里,即到石狮。1988年,石狮与深圳、海南三者,成为中国县市省三级政府行政体制改革试点。改革开放后,石狮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而体制改革的探索,也犹如夜空中亮起的璀璨烟花。“改革开放之初,石狮确实是‘民办特区’。”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德辉国际集团总裁佘德聪说:“除了经济活跃,当时石狮的体制改革也很‘超前’。”在国家进行新一轮改革开放进程中,“爱拚才会赢”的精神在石狮将继续传唱。
 
1974年,17岁的佘德聪,从石狮随父母移居香港。在他记忆里石狮很小,但洋货却很多。“大仑街边,两条櫈子,几块木板支起来店舖,卖从香港、各处寄过来的录音机、打火机、服装、电视机等各种洋货、舶来品。”
 
小摊小贩搭建出“小香港”
 
有人形容石狮是因“走私”发展起来的。石狮建市的倡议者、石狮侨联原主席蔡世佳回忆,1979年,海关总署放宽了华侨、港澳同胞回乡探亲携带物品限量的规定,仅1979年华侨、港澳同胞经中国旅行社讬运到石狮的衣服、电器、日用品等货物达71.85万公斤,从境外或深圳口岸邮电局邮寄到石狮的货物达10.2万包。而当时石狮镇区的人口也就八万余。
 
现实的发展需求,在改革开放后,得到了迅速的回应,那些曾经被打为“投机倒把”的街边小摊小贩,一下子遍地开花了。这个“野生”市场,就在石狮人手里,生机勃勃地发展起来。“那时候不需要出国,也不用边防证,客车直达石狮,能够看到各式各样的洋货。”蔡世佳说,石狮“小香港”的称号,渐渐全国传了开来。
 
正当石狮进行着一场变革时,全国政协委员、大帝集团董事长吕培榕也经历着自己的蜕变。90年代初,他从供销社经理岗位辞职,因为僵化的体制“无法发挥自己的能力”。
 
下海大军撑起闽派服饰产业
 
那时,石狮因为洋货,逐步发展来料加工、装配、来样加工和补偿贸易,90年代承接台湾纺织服装产业转移。1994年,吕培榕带着5万元下海。“要下海就要到海里领略真正的市场,所以就到石狮做服装了。”吕培榕说,“我想贷款,银行问我有什麽财产,我说我有两台自行车。”
 
历经40年的发展,石狮已是着名“闽派服饰”策源地,亦有了亚洲最大的服装城。2017年,石狮纺织服装业实现产值566亿元,每年有11亿件的服装从石狮销往世界各地,全国每10米的纺织品中就有1米产自石狮。“正是因为改革开放,石狮从走私面料,包括后来的故衣摊,逐步把石狮服装的地位奠定了下来,并形成了无形资产。”吕培榕说。
 
借政策东风创“民办特区”
 
改革开放为经济带来巨大成长能动的同时,亦激发了与之相配套的综合改革探索。1988年9月30日,石狮市委市政府正式挂牌对外办公,与省级海南省、地市级深圳市一起成为中国三级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试验区,正式名称是“综合改革试验区”,石狮人自称“民办小特区”。
 
“当时最主要试行了三大项:票选市长、精简机构、实行公务员制度。”蔡世佳认为,尤其前两项,令石狮“小政府、大社会”概念名噪一时。“报名参加市长选拔的有15人,报名参加副市长选拔的有51人。”蔡世佳告诉记者,报名可自荐,组织团体推荐,或者群众联名,当时就有12家企业联名推荐他参选副市长。
 
而石狮建市时,党政工作机构11个,行政人员编制200名,仅占中央和省里规定县级市机构编制配备总数的37%和26.6%。其中,最具改革特色的经济局,其职能相当於其他县市的22个局、委,纵向对应福建省34个厅(局、委)。
 
一个有趣的细节是,为解决与上级对口问题,石狮市政府特地刻了计委、物资、粮食、旅游、土地等九个部门的公章,“上面需要什麽印,就盖什麽印”。
 
超前改革 30年前公开竞选市长
 
 
图:一九八八年石狮公开推荐选举市长现场照片 /受访者供图
 
1987年12月23日,国务院批准石狮建市,1988年7月1日,全国公告推荐选拔石狮市长。刚刚从农民变成了市民,如今又要以城市主人翁的身份,最大限度地参与第一任市长的推选。对於30年前的竞选,石狮首任市长刘成业认为:“这是把竞争机制引入干部管理体制的一次尝试,是干部制度改革的一项突破,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举措”。
 
经资格审查,市长初选人7名、副市长初选人25名。1988年8月1日到9日,历经施政演说、现场答辩等,154个评议代表人手一张民意测验票,得票最高的刘成业,当场得到泉州市政府签发的任命书。
 
“当时建市初期,还有很多特殊而且很有影响的东西,到后期都没了。竞选市长也好,精简机构也好,直到现在看来,都对,但适应不了大环境。‘超前改革’的石狮碰到了‘下改上不改,越改越被动’的尴尬,最后石狮也改回去了。”石狮建市的倡议者、石狮侨联原主席蔡世佳说。
 
应该说,石狮改革初期,在普遍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情况下,比较容易找准改革的突破口,从而在建立新体制上先行一步。而在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并进一步完善的时候,全国各地要形成自己的体制特色,难度明显增加,这就更加需要各级决策者拿出胆略和智慧。
 
数说石狮发展

图:顾客在石狮一个服装批发市场挑选流行的牛仔裤/资料图片
 
GDP:2017年772亿(人民币,下同),2007年245.3亿,1988年4.073亿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年54457元,2007年21285元,1988年1421元
 
银行存款余额:2017年664.5亿,2007年226.6亿,1988年2.312亿
 
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排名:2017年16位,1994年17位
 
上市公司:12家,其中9家香港上市
 
民营经济创造的产值占全市经济总量的90%
 
(记者蒋煌基整理)
 
石狮改革大事记
 
 
图:石狮,因老街观音亭旁那头憨态可掬的隋朝石狮子而得名 /大公报记者 蒋煌基摄
 
1.1987年12月17日,国务院批准设立石狮市
 
2.1988年5月20日-6月15日,石狮首次面向社会公开考试录用机关工作人员
 
3.1988年8月1日-8日,经过公开竞争、民主选拔,刘成业当选为首任市长
 
4.1988年9月25日,石狮市委设办公室、党务工作部2个部门;石狮市政府设置办公室、经济局、国土建设局等11个部门
 
5.1988年9月30日,中共石狮市委、石狮市人民政府挂牌成立
 
6.1988年10月17日,福建省政府赋予石狮“福建省综合改革开放试验区”16条优惠政策
 
7.1992年5月19日-24日,第一次全国县级综合改革经验交流会召开,石狮市在会上作“小政府、大社会”行政机构改革情况介绍
 
8.1993年11月21日-24日,石狮向社会公开选拔女副市长,周真平(现任泉州市副市长)当选
 
(记者蒋煌基整理)
 
三名新闻人推动石狮建市
 
 
图:石狮建市的倡议者、石狮侨联原主席蔡世佳与另外两名新闻人提出石狮镇升格为市的建议/大公报记者蒋煌基摄
 
随着改革开放释放活力,石狮洋货市场日渐红火。除当时石狮镇(建市前石狮属镇级建制)侨联公职外,石狮建市的倡议者、石狮侨联原主席蔡世佳亦身兼诸如《福建侨报》等多家传媒单位的石狮记者站站长、通讯员职务。
 
蔡世佳说,80年代初李嘉诚的长江实业要到石狮开发房地产,“上面不敢批”。因此,大家盼望上级领导给石狮“松松绑”,迅速改变石狮侨乡面貌。
 
恰逢1984年7月,上海《文汇报》高级记者施宣圆和夫人包明廉回乡探亲。蔡世佳陪同下,三人走访石狮市场,并与当时镇一级领导干部座谈。“其实当时中央已经放开了,中央50号文件下达初,石狮镇党委立即行动,先后派人到广州参加广交会,拉生意,争取外资、侨资。然而,一些明明可以办得好的项目却得不到批准。”
 
经过商量,蔡世佳负责收集整理材料,施宣圆执笔,并以上海《文汇报》高级记者施宣圆与包明廉署名,给《福建日报》写了一份“内参”,提出石狮镇升格为市的建议。此议,於1984年7月11日在《福建日报内参》上刊载。
 
1987年初,当时的国家领导人乔石考察石狮小商品市场。座谈会时,讨论了石狮作为镇一级行政机构的弊端。有当时福建省领导忆及内参建议,乔石当即表态:我看还是建市为好!
 
旧衣摊上发迹 服装产业超千亿
 
 
图:石狮每年举办的海峡两岸纺织服装博览会暨国际时装周 /大公报记者蒋煌基摄
 
1978年之前,石狮地区只有一家缝纫机社。到1987年建市前,石狮已有500多家服装来料加工厂。当地人至今依然对当年石狮服装业繁荣的一句话津津乐道:铺天盖地万式装,有街无处不经商。
 
1988年,石狮建市,同年发行的闽南语歌曲《爱拼才会赢》,传唱至今。如今的石狮,拥有亚洲重要的服装批发市场等8个专业市场,以石狮为中心地,泛石狮服装板块,拥有纺织服装及配套行业企业1万余家,包括服装企业7000余家,纺织企业上千家,漂染后整理企业超百家,辅料企业超千家,年产值超千亿人民币,形成纺织服装产业品牌中心、服装生产、服装物流基地和世界性的服装加工贸易中心。
 
据行业评估,石狮各类休闲面料占全国同类品种一半以上,辅料产品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近4成。每年4月18日“海博会”,两岸三地业界汇聚石狮,进行流行趋势、新品发布以及顶级模特大赛等。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