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多位专家把脉明年发展 料推减税降费新措宏观经济转宽松

2018-12-21 03:18:49大公报 作者:张宝峰 周琳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在首届进博会上,德国卡尔蔡司公司的一架精密检测机器人在展台上展出/资料图片

今年以来,中国内外部经济形势发生诸多变化,为明年中国经济把舵定向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成为了外界关注的焦点。20日,多位经济专家均表示,预计明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将以“宽松调节”为主,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将更为积极。有专家强调,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已经取得显着成效,预计政策层面的互联互通将成为下一阶段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点。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表示,预计明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总体基调将以“宽松调节”为主。在财政政策方面,原本“积极的财政政策”预计会更加积极,譬如地方专项债的规模可能比今年继续扩大,减税降费政策也可能很快推出,甚至不排除将赤字率重新调回3%的可能性。
 
唐建伟认为,在货币政策方面,央行很可能会下调政策利率,甚至采用降准等政策工具,从而维护市场流动性的充裕,并引导市场利率适度下行,减轻企业融资成本方面的压力。
 
明年经济增速或下调
 
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院长黄剑辉预计,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基调将会在“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之间精准拿捏。财政政策会更加积极,需求侧的稳增长会继续发力,供给侧改革将继续深化。2019年中国的经济增长政策基调预计将发力稳增长。初步研判,2019年工业会缓慢下行,服务业还会企稳回升。金融环境供给偏紧的局面,为了稳增长可能有望缓解。
 
针对颇受瞩目的经济增速的问题,中国社科院数量所研究员娄峰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经济增速预计为6.6%左右,可完成年初制定的6.5%左右目标。明年经济增速目标的确有下调的可能,有可能设定6%-6.5%的经济目标。
 
有消息指,今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审议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对此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张影强表示,粤港澳大湾区规划酝酿拟定已久,预计明年将正式公布实施。
 
会议将审议大湾区规划
 
可以说,未来几年,落实好粤港澳大湾区规划都将是中国总体经济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来看,在“一国两制”制度优势的总体背景下,大湾区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已经取得显着成效,因此接下来,政策层面的互联互通将成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点。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粤港澳大湾区列入2018年重点工作。当时即有专家指出,“十三五”规划提出以来,随着形势发展,规划的战略功能也发生变化。“一带一路”负责抓总整个中国的对外开放战略,粤港澳大湾区除了作为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平台外,还具有引领中国南部地区发展的功能。
 
此外,近期,山东菏泽“取消限购”的楼市新政引发市场高度关注,甚至被解读为“楼市转向”的先声。针对明年中国房地产政策将何去何从的问题,唐建伟表示,总体上,中国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基调不会放松,一二线城市放松限购限贷政策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但同时,不排除局部城市“因城施策”,即根据当地市场实际情况做出微调,譬如推出适当下调首套房利率等微调政策。
 
商务部:支持港澳实现更大发展
 
图:港珠澳大桥拉近了香港与内地距离,推动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图为游客乘车前往大桥香港口岸/资料图片
 
日前,内地与香港、澳门签署了《CEPA货物贸易协议》。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20日在例会表示,将一如既往支持港澳特区政府,把握“一国两制”这个最大的优势,抓住共建“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发展机遇,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更大发展。
 
日前内地与港澳特区政府分别召开了经贸合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高峰称,经贸合作委员会是对以往内地与港澳经贸机制的优化和升级,扩大了双方合作领域、丰富了合作内容,将统筹协调解决内地与香港、澳门经贸领域的重大议题。特别是在共建“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香港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支持澳门中葡平台建设等方面,设立了专责小组。
 
高峰称,会上内地与香港、内地与澳门分别形成了13项和19项互利合作政策措施,将有力提升两地经贸合作水平,使两地业界更多受益。
 
会后,内地与港澳分别签署了《CEPA货物贸易协议》,连同之前已经签署的《服贸协议》、《投资协议》、《经济技术合作协议》,提前完成了国家“十三五”规划中的CEPA升级目标。
 
高峰认为,CEPA已经成为具有“一国两制”特色、符合世贸组织规则、全面涵盖两地经贸合作的高水平自由贸易协议。
 
港有潜力成湾区枢纽城市
 
20日,记者从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获悉,近日发布的《深圳蓝皮书》专设“大湾区篇”并指出,一个世界级湾区,必须有世界级城市,其在整个湾区中起到枢纽作用,影响着世界的金融、商贸、科技等领域。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粤港澳大湾区中的香港、深圳、广州这三大城市无论是经济总量、金融发展水平、国际贸易还是国际知名度,都具有较好的基础。建议在即将出台的粤港澳大湾区规划中确立它们的枢纽城市的地位,并有目的地配置国家高端资源,助推它们成长为国际一流都会城市。
 
蓝皮书指出,环视粤港澳大湾区,香港中环和深圳前海最具备成为整个湾区心脏的基础条件和发展潜力。香港中环发展得比较成熟,是实力较强的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具备了强大的辐射能力。
 
蓝皮书认为,随着大湾区的开发建设,香港与澳门及珠三角合作深度的提升,中环对外辐射和对内(内地)影响力也必将加强,其层次将进一步提升。考虑到粤港澳湾区面积远大於世界三大湾区,如此大体量的经济体需要有一个湾区“心脏”。从各方面来看,深圳前海自贸区最有资格和潜力成为湾区“心脏”。
 
蓝皮书还建议,深圳已经在金融、贸易和航运等多个领域建立了比较好的基础,并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如果在规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过程中,把金融等领域的一些国家级平台落户在深圳,将有利於进一步提升深圳的优势,发挥深圳的核心作用,进一步带动整个湾区的发展。

近年中国GDP及增速
 
国务院金融委看好资本市场改革
 
 
图:行人从上海市陆家嘴金融街走过/资料图片
 
据中新社报道:中国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20日召开座谈会,高度聚焦资本市场改革发展。会议认为,当前资本市场风险得到较为充分的释放,已经具备长期投资价值,改革面临比较好的有利时机。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刘国强当天主持部分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机构、信讬公司、基金公司负责人座谈会,听取对当前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意见建议。
 
与会代表围绕着提升资本市场战略地位、完善资本市场制度、培育资本市场投资群体等方面提出了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具体建议。
 
当前,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已经形成高度共识,即将进入一砖一瓦的实施阶段,将加快推进。与会代表对下一阶段中国资本市场改革也提出了建议:资本市场改革要更加注重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强化上市公司治理,严格退市制度;要强化信息披露制度,切实做好投资者保护;要坚决落实市场化原则,减少对交易的行政干预;要借鉴国际上通行做法,积极培育中长期投资者,畅通各类资管产品规范进入资本市场的渠道;监管部门要加强与市场沟通,积极倾听市场声音。
 
在高质量发展上开创光明未来
 
 
图:工人在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石桥工业园一民营新材料企业车间劳作/资料图片
 
据新华社报道:20日,新华社刊发了长篇报道《千磨万击还坚韧─从2018年经济脉动看中国信心》,讲述2018年中国经济故事。文章提到,“稳中有变”─今年7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出的这一判断,正是中国当前经济的鲜明写照。而这一年,当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叠加错综复杂国际环境,中国经济迎难而上,交出一份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成绩单,展现了强大的韧劲和深厚的潜力。
 
一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从提出“六稳”到坚定改革开放步伐,从坚持创新发展到拓展多元市场,政府和企业同舟共济,直面困难和挑战,保持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这是世界经济版图上一张分量十足的成绩单。与去年全球大范围增长加速的“好光景”相比,今年世界经济增长均衡性明显下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18年世界经济增速为3.7%,与2017年持平。在发达经济体预计增长2.4%、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预计增长4.7%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前三季度6.7%的增速依然亮眼。
 
世界银行中国局局长郝福满说:“放眼全球,极少有经济体干得比中国好。另外,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并不意味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下降,它仍保持在30%左右。”
 
这是高质量发展征程上一份更有成色的成绩单。1至11月,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快於规模以上工业5.5和2.0个百分点;前三季度,服务业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别升至60.8%和78%,新登记注册企业日均超过1.8万户……中国经济“进”的态势更加明显,“新”的动能正在成长,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更加坚定。
 
“当前中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态势持续发展,全年实现6.5%左右的增长目标没有什麽悬念。”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如此判断。
 
毋庸讳言,即将到来的2019年,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不容忽视。
 
“只有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才能与时代同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振聋发聩。
 
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拚出来、干出来的。迈向2019年,继续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拓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进,我们就一定能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开创更加光明的未来。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