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港漫IP陪伴漫迷成长

2018-12-24 03:18:4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黄玉郎的《天子传奇》香港版和内地版的创刊号在广州展出\大公报黄宝仪摄

  步惊云、聂风、陈浩南、山鸡、大天二……陪伴着广东80后成长的,是每天傍晚5、6点的动画片,还有经常在暑期连播的《风云》,《古惑仔》等港产片。即使不是动漫迷,通过大量港漫改编的影视作品,很多人也能对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说出一堆的趣事。内地很多漫画家更是深受港漫影响,并最终获得今天的地位。

  80后漫迷欧阳最早接触到的港漫,是当年风行内地的黄玉郎作品《天子传奇》,细緻并且带有写实的画风,几乎颠覆了他对漫画的印象。欧阳说,港漫的画风很容易辨别,基本全彩,很少有黑白,画风偏写实,内容武侠打鬥题材居多,还有就是令人眼花缭乱啧啧称奇的排线能力。

  被誉为“香港漫画之父”的黄玉郎,是最早进入内地的香港漫画家,他接受记者採访时表示,香港漫画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先行一步,在创意和画风方面发展更快,当时很多港漫透过不同渠道到内地,陪伴内地青少年成长。香港漫画家马荣成也表示,至今广东仍有很多读者保留着从香港购买漫画的习惯。

  那时的男孩子很喜欢港漫,年少时没有机会到香港,直到2003年可以自由行,欧阳终於有机会亲自到香港购买各种漫画书及衍生品,此时的港漫已经走过了黄金时代。

  书摊到处都是香港漫画书的盛景,中国美协动漫艺委会副主任金城亲历过。上世纪80年代中期,原为连环画作者的金城因连环画市场的凋零,不得不南下深圳从事报社美术编辑的工作,他在地摊上买到了《龙虎门》,“最开始接触到这些商业漫画,感觉很震撼。

  90年代前后约10年间,香港武侠漫画的市场覆盖率很高,从东南亚到北美华人比较多的社区,都卖得很好。”金城说,那些年与香港漫画的近距离接触,直接启发了他后来创业进行内地漫画商业化运营的尝试。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