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改革开放40年 | 登陆圆梦“两岸茶王”开启第二春

2018-12-26 03:18:22大公报 作者:蒋煌基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大陆商机无限,吸引众多台商登陆投资。图为两岸茶博会\资料图片

“大陆海阔天空,全世界找不到这么好的地方了,要勇敢地来。”被称为“茶王”的台资天福集团创办人李瑞河早已把家安在了祖籍地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回顾年近花甲时到大陆创业的经历,84岁的李瑞河说,“成功,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改革开放对于我,是天时;到大陆,是地利;大陆这些年对台胞关照有加,让台胞在大陆实现梦想,是人和。”1990年李瑞河遭遇台湾股市崩盘而破产。他说:“人家是东山再起,我是在大陆‘西山再起’。”

1978年12月18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大陆开始实行改革开放。1988年,国务院出台《关于鼓励台湾同胞投资的规定》。祖国大陆的改革开放,同样为台胞提供了大显身手的舞台。随着两岸交流恢复并持续扩大,台商亦在大陆发展中写下无数登陆传奇。据商务部统计,截至今年9月,大陆累计批准台资项目已达10万多个,实际使用台资674.6亿美元。

台“南向政策”商机小

大陆,成了台商实现梦想的所在。天福集团门店从目前1200家扩张到5000家的计划,已开始实施。而早在1982年,李瑞河在台湾就打过一条广告语:立足台湾,胸怀大陆,放眼世界。他告诉记者,“改革开放后,让我看到了大陆领导人的开明,看到了大陆民众各显身手的生机。我有三个愿望,建博物馆,办大学,投资高速公路休息站,这三个愿望都在大陆实现了。”李瑞河的特别助理林伯琪说:“李瑞河不止是两岸茶王,还要成为世界茶王。”

上世纪90年代,台当局领导人李登辉启动“南向政策”。李瑞河说,“当时他把我叫到办公室,希望配合他的南向政策。我也曾到东南亚考察,但发现当地茶叶消费市场相当小,而大陆的茶叶商机则相当庞大。加之大陆进行改革开放,这么好的时机,若不去就可惜了。”那时李瑞河已59岁,仍毅然决定登陆打拚,并创办了天福集团,开启了人生第二春。天福集团亦于2011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成为中国茶业第一股。

不仅李瑞河在大陆创出一片天,中生代台商李凯也在大陆找到自己的天地。他依然记得初踏大陆时深圳沙头角的情景。从深圳到武汉、上海、渖阳,他最终选择在昆山落脚生根,还娶了一位安徽姑娘。昆山,这个被称为“小台北”的城市拥有10万台胞台商。

李凯来说,“祖国强大带来的安全感,是让台商安心在大陆打拚的动力”。1996年某天凌晨2时许,李凯来在日本与当地人发生争执。“大陆大使馆第一时间赶到,告诉我说,你是我们的人,跟我们一起走。”李凯来说,当时台湾驻日机构回复“明天再处理”。2013年在越南工作的李凯来,碰上“排华事件”,也是大陆大使馆把他从被围的现场救了出来。

“你说我对大陆有没有信心?肯定有。大陆给我更强大的安全感。”李凯来说。如今他的中天祥集团在深圳、昆山、香港和台湾都有分公司,业务遍及两岸四地。

新生代台商机遇多

近年有越来越多的台青怀着梦想、跨越海峡,在大陆成为“新世代台商”。1981年出生的台青庄志伟2年前正式踏足大陆。他从台湾美妆做起,逐步扩展至两岸文创,“大陆市场资讯和资源对接迅速,生活便利,回台湾反倒不习惯了”。

为帮助台青发展,国台办已在20个省市设立76个两岸青年就业创业基地和示范点。“惠台31条”及配套的特色落地实施办法,更有助台青西进。

李瑞河表示,“习总书记说改革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止,让我印象很深。未来大陆会更加深入改革、会越来越开放,对于台青来说,机会也更大。”

手植八仙茶 尽显关怀情 茶界留佳话

图:福建台商李志鸿向记者展示茶田\蒋煌基摄

“我来大陆25年了,是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参与者、受益者。”天福集团创办人李瑞河说,如果当初到大陆是冒险,现在则是更有信心。天福集团总裁李世伟表示,1993年李瑞河携5000万台币到大陆创业,到2011年天福上市市值近百亿,股东投资回报率是880倍。

在家中,李瑞河一直珍藏着几张照片。1993年2月1日,李瑞河正式进入大陆。与1972年建厂、拥有1200亩茶园的国有农场福州优山茶场合作,成为李瑞河投资大陆的第一步。“当时大陆规定外方不能控股,但是我觉得我携带资金、技术、品种,管理也是我,为什么不能控股。”拉锯战了一个多月后,“后来有位副市长跟我联系,让我再去谈。我去了,真的成了。”双方议定进行合作,生产照旧,销售由李瑞河团队负责。他成立的新公司,取名“天福”,即李瑞河在台湾原来天仁集团的“天”加上“福建”的“福”。

2016年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到台盟中央慰问。喝到天福茶,习近平对时任台盟中央林文漪主席说:“天福茗茶是我在福建工作时引进的第一家台资企业,现在发展得很好。”

李瑞河说,“林文漪后来专程到天福转达总书记的问候,我才知道,原来当年我们与优山农场的合作,是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拍板。”他指着一张张照片告诉记者,1996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在天福手植八仙茶,成为两岸茶界一段佳话。第二年,习近平还为亲植茶树浇水。一幅幅老照片,记载了台企天福的成长,亦记载了大陆领导人对台商的关怀。

“为祖国改革开放事业再立新功”

图:台商杨荣辉认为,台商在大陆成就了很多传奇,未来两岸统一可期\蒋煌基摄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要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为下一代人跑出一个好成绩。”厦门台商范姜锋受邀去北京参加了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一代的前辈完成了经济发展的基础,我们这一代更要为两岸交流努力前进。大大地加强民族认同感跟文化认同感,让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意志更加坚强。”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甫一结束,厦门台协即召开座谈会。“作为一名在大陆奋斗20多年的台商,我既是祖国大陆改革开放的亲历者也是见证者。”厦门台协会长吴家莹说,“总书记也在多个场合提到台商是大陆改革开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见证者,要在祖国大陆的发展功劳簿上记上台胞、台企一笔,这让我们台商台胞深受鼓舞,也更加有信心为祖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再立新功,站在新时代的起点再出发。”

当天,厦门台协倡议广大台商争当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推动者。倡议书说:“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我们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进一步深化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动改革开放持续深入,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无惧禁令 转换身份赴厦投资

图:生在台湾、长在香港的吴序侬成为八十年代首个到福建投资的“港商”\蒋煌基摄

福建第一位中外合资企业“外方代表”吴序侬生在台湾、长在香港、奋斗在大陆。1981年2月,吴序侬在香港成立香港宝顿投资有限公司,成为上世纪80年代第一个到福建投资的“港商”。

“其实我是出生在台湾彰化鹿港。香港中文大学毕业后,第一站就到厦门来。”当时台当局严禁商人赴大陆投资。吴序侬刚到厦门时,只能藉着香港宝顿投资有限公司的名义。每当有人问起他的故乡,吴序侬都支支吾吾,从不说自己是台湾人。

1982年2月,香港宝顿成立了第一家外资公司驻厦代表机构。吴序侬说,时任厦门经济特区管委会主任王一士对宝顿公司非常重视,请建发集团、厦门房地产公司与香港宝顿合作,兴建厦门的第一栋24层高楼厦门海滨大厦。

如今,吴序侬编号为“001”的外商代表证、签署的海滨大厦合同等,均陈列在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内。65岁退休后,吴序侬放下了生意,成为两岸的“义工”,为在大陆创业的台商牵线搭桥。

“一湾浅浅的海峡,不应隔断两岸连结。”吴序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贡献更多的力量。目前,与台湾“五缘相通”的福建,台企数量已超7000家。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