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中国 > 正文

上海金融法院首次公开审理行政案件 证监局负责人出庭应诉

2019-01-10 21:10:49大公网 作者:张帆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大公网1月10日讯(记者张帆)今天下午,上海金融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杨某因金融行政处罚,不服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浦东法院)一审行政判决上诉案。这也是上海金融法院成立以来首次公开开庭审理的涉金融行政案件。本案另一方当事人,给杨某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上海证监局也派出副局长韩少平出庭应诉。
 
证券从业人员涉非法交易
 
据悉,上海证监局于2017年12月13日对杨某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书。主要内容为:2013年1月18日至2016年9月12日期间,杨某在某证券公司任营业部经理,为证券从业人员。在此期间,杨某实际控制并使用其母亲“尹某某”账户进行证券交易,期间先后交易“鼎立股份”等股票,累计买入股票成交金额3.01亿余元,累计卖出股票成交金额3.17亿余元,期末仍持有“同方股份”股票151,000股,已卖出股票累计盈利1,433.96万余元。杨某作为证券从业人员,控制并使用“尹某某”账户买卖股票的行为,违反了《证券法》第四十三规定,构成了《证券法》第一百九十九条所述的违法行为。根据杨某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与社会危害程度,依据《证券法》第一百九十九条的规定,上海证监局决定:责令杨某依法处理非法持有的剩余股票,没收已获违法所得1,433.96万余元,并处以4,301.88万余元罚款。
 
杨某对上海证监局作出的行政处罚不服,以上海证监局无处罚法定职权、认定杨某涉嫌违反买卖股票证据不足、作出行政处罚未办理立案手续,执法程序有误为由,于2018年3月16日向浦东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撤销被诉行政处罚决定。浦东法院审理后认为,杨某上述理由均不成立,一审判决驳回杨某的诉讼请求。杨某不服一审判决,上诉至上海金融法院,请求撤销一审判决,并改判撤销上海证监局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争议焦点:证监局是否具有处罚权
 
上诉人杨某认为,被上诉人上海证监局并不具有作出行政处罚的职权,且立案前进行调查获得的证据不能作为处罚依据,行政处罚决定违反了法律关于追诉时效的规定;一审法院并未对行政处罚幅度、罚款数额是否合法、合理作出全面审查,有违全面审查原则。
 
针对上诉人杨某的上诉理由,被上诉人上海证监局辩称,上海证监局具有作出处罚的法定职权,对上诉人违法行为的调查和处罚符合法定程序,未超过法定时效;被上诉人在一审中提交的证据合法有效,被诉行政处罚决定及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处罚裁量权适当,原审判决正确,请求二审法院予以维持。
 
依法监督行政机关
 
记者现场了解到,该案法院将择日宣判。审判长、上海市金融法院副院长林晓镍表示,证券市场需要公平、公正、公开的交易环境,虚假陈述、内幕交易、操纵市场、从业人员违反禁止性规定等违法行为应当予以惩处。监管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决定需职权明确、事实清晰、遵守法定程序并且准确适用相关法律。上海金融法院将严格按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公正、高效审理行政案件,解决行政争议,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责任编辑: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