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御窰古法“金砖”失传百年重生

2019-01-18 03:19:1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香港新闻工作者联会访问团参访御窰金砖博物馆

  明朝嘉靖年间,工部郎中张问之奉旨赴苏州府三年督造五万块金砖,然圣旨下,苏州府陆墓镇窰户因工价过低,风险过大,一夜间奔走逃亡。为按时按量交差,张问之以採炼烧造之艰,作《造砖图说》以达上听……苏州御窰金砖製作技艺第六代传承人、御窰金砖厂厂长金瑾(圆图)感叹,若非彼时官员为民请命,留下金砖製造详细记载,如今让古法金砖重生怕是举步维艰……/大公报记者 夏微苏州报道

  所谓“金砖”,即大型细料方砖雅称,旧时专供皇家建筑地面铺墁。《金砖墁地》中记载─颗粒细腻,质地密实,敲之作金石之声,称“金砖”。明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建造紫禁城,陆墓砖窰因其烧製方砖质量优良,被朝廷看中,窰场被赐名为“御窰”,御窰金砖就此得名。然而随清王朝覆灭,昔日御窰为谋生计,生产民用砖瓦,口口相传的金砖技艺也随老艺人辞世濒临失传。

  古法金砖重生还要从2006年御窰金砖被列入国家首批非遗项目说起……

  为担当主动跳回“苦海”

  “当时父亲来问我是否愿意继承金砖製作时,我第一反应就说不愿意”,金瑾回忆道,金砖製作是重体力活儿,又苦又髒又累,可家中只有两个女儿,金瑾又是大女儿,小时也曾打下手,非常熟悉金砖製作流程和其中的艰辛。

  “小时候做这个应该说已经有阴影了,那时放学包括假期就是和泥土打交道,自己从没留过长头髮,因为父母没时间打理。”说话间,金瑾摸了摸自己刚能紮起来的头髮笑道,“你看我现在这个小揪揪还是去年开始留的,带着一种嚮往……”

  为脱离金砖製作,金瑾考了师範学院,“毕竟是受人尊敬的职业,女孩子做老师也比较适合,而且做老师以后就从农村户口变城镇户口了,好不容易‘脱离苦海’,现在要我回过头去做金砖,我当然不愿意,毫不犹豫拒绝了。”可此后一年中,金瑾看着父亲寻找继承人未果,也感到国家对非遗项目的重视,心裏发生些许变化,“一年后父亲又找到我时,我就答应了,出於一种担当,我觉得我应该挑起担子来。”於是她辞掉教师工作,回到御窰金砖厂。

  翻遍典籍终寻得方法

  做了传承人后,金瑾认真地思索起非遗保护的事情,“清朝覆灭后,祖辈们就做些民用砖维持生计,工艺是有差别的,我想把真正的,用在皇宫的金砖复原出来,所以2008年进厂后就在着手这个事情。”

  金瑾先是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从学者专家到製砖匠人,再到烧窰师傅,团队小而精。为了让古法金砖复原有史可依,他们翻遍史料典籍才找到一点线索。

  “最终从《四库全书》中找到明朝嘉靖年间工部郎中张问之写过一部书叫《造砖图说》,这裏详细记载了嘉靖年间製作金砖的技艺,但《四库全书》只有目录,於是小组的专家学者凭藉经验,又查到张问之是庆云县人,就在庆云县志裏找到了这本书。”金瑾说,“但整部书只保留了奏摺部分,后半部分张问之当时请人绘製的图没有了。但奏摺已经足够,因为其中清清楚楚写了製造金砖的二十九道工序。”至於为何明朝大臣的奏章会提及造砖技艺,便是文章开头那个故事了。

  烧製困难  工匠生退意

  但复原工作并非一帆风顺。每次烧製时,一个环节出错就前功尽弃。特别是烧窰环节,传统烧製入窰后只用一种燃料,而御窰金砖烧製用到四种燃料,如何掌握好每种燃料的火候,必须在不断尝试中得出。巨大的前期工程和耗资,让烧窰师傅们萌生退意,一方面怕毁了自己的口碑,一方面心疼一旦烧坏而整窰废掉的砖……为了让复原工作继续,金瑾将全部潜在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给师傅们定心丸安心尝试。

  2014年,故宫分院挂牌,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听说御窰金砖厂在复原金砖很感兴趣,就带人实地考察。“他看到后非常激动,当场脱下鞋袜跟我们一起练泥,我当时把一块砖的断面给他看,问他是老砖还是新砖,他说老的,其实是新的。他当时说这砖你以后别卖给别人就卖给故宫,我很高兴。”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5年,复原工作小组将一块乾隆2年的老砖和新烧製的砖送检,7项数据中,对比老转,有些超越,有些极接近,综合结论是已成功复原御窰金砖。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