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在长春站候车室等待回家的唐国成\大公报记者卢冶摄
【大公报讯】记者卢冶长春报道:19日,长春火车站候车大厅内,已有许多提前返乡过年乘客。唐国成是他们其中的一员,“在火车上站了一宿,终於到吉林地界了,心裏真踏实”。
唐国成来自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大洼镇,今年是他第一次去北京打工,东北冬天来得早、工期短,对他而言,外出打工是更好的出路。
下午1点,离C1321长春到松原火车检票时间还有3个多小时,马上就能回家了,唐国成脸上泛着喜悦和期待,抬头反覆确认列车班次。“出来时间久了,实在想家的紧,不会在网上提前订票,就算只剩站票也要回家。”
从前一天晚上11点在北京登上K39次列车,到第二天中午12点到长春下车,整整13小时。虽着急回家,但作为“春运新丁”的唐国成显然低估了春运力量,“车厢裏人挤人,腿都站肿了。”唐国成说,“累的时候想想要回家了,整个心情就又开心起来。”
长春三小时等车时间裏,一碗泡麵就是他的午餐,包裹裏有给老伴和孩子带的特产。提起孩子,唐国成脸上挡不住的骄傲,“都是大学生”。他说,“大半年没见到孩子了,能不想麼,不敢让她们帮我在网上订票,怕路上惦记我”。
“农閒时,我就(在)家附近做木匠工,去年听村裏人说外面更赚钱,我就跟着来了。”回家前,唐国成与工友们在北京航站楼做装修工作,一天有350元人民币进帐,一个月收入十分可观。“过年了,我就希望能一家团圆,孩子学习进步,还有让媳妇尝尝北京的特产。”唐国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