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春节见闻:农村红白事乐队受捧 苦于无人接班

2019-02-09 20:56:59大公网 作者: 敖敏辉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孙国华乐队在结婚现场表演 敖敏辉摄 

    在江西农村,婚丧嫁娶请乐队助兴活跃气氛,是几百年以来的传统。2月10日正月初六,是宜嫁宜娶的“吉日”,江西高安建山镇的乡村乐队队长孙国华按照“东家”老张的邀约,提前一天到家里排练。事实上,正月初六这天日子很好,孙国华团队一个多月前就收到了多个邀约,其中几家私交还很好,但老张家最早。他告诉记者,尽管像请乐队这样的老习俗老做法依然旺盛,但已经越来越难请了。十几二十年前,除了个别人口少的村子,绝大多数村都有一支这样的乐队,但如今年轻人都出去赚钱了,他们不愿也没有空余时间来学这门手艺。 

    7成员5人年过花甲 队伍逐渐老去 

    《夫妻双双把家还》、《百鸟朝凤》….,各种经典曲调在孙国华团队合声演奏下,喜庆、热闹,气氛热烈。 
     
    “听一句知道又是谁家载的结婚了。熟悉的旋律听了几十年了,乐队不一定很专业,但我们听着这些旋律长大,什么时候都觉得它非常悦耳,这是一种非常正能量的传统乡村文化。”建山镇杭溪村村民敖建波高速记者。 
     
    孙国华团队一共7人,包括两个唢呐、两个铜钗、一个大锣、一个小锣、一个小鼓。他们都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农民,经老一辈人指点和“搭线”,学习乐器组成乐队,农闲时接活儿。乐队采取轮值队长制,谁接的单,谁就是队长。老张家联系的是鼓手孙国华,他就是这单活儿的队长。 
     
    正月初六就是儿子结婚了,老张特别高兴。“没有乐队,就没有气氛,没有仪式感,那还算结婚吗?!”老张说。 
     
    事实上,28年前老张结婚,孙国华就是乐队成员之一。 
     
    如今,乐队7人5人已年过花甲,均已做了爷爷,老孙64岁,年龄最大。同样来自青山村委会孙家村的唢呐手孙雪平58岁,年龄最小。 
     
    年轻人不愿接手老手艺 

      农村结婚,乐队助兴是几百年来传统 敖敏辉摄 
       
      “如果谁要外出带孙子或者人走了,我们这个队伍就很难找到替代的乐器手,说不定整个队伍就散了。”孙雪平告诉记者,乐队都是农闲十分训练,培养一个乐手要经过好几年时间。如今,多数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留在家的也忙于各自农活和小生意,没兴趣更没时间来学习这门手艺。 
       
      有一次,孙雪平试图劝说一个在家务农的年轻人跟着他学吹唢呐,但对方一句“你给钱我也不学”,让他尴尬不已。 
       
      孙雪平说,现在年轻人忙于赚钱,不学这种东西也正常。一方面,学的周期长,乐队稳定性也不高,另一方面,直到现在,忙活一天,每人工钱也只有200元左右,一年下来赚不了多少。 
       
      记者了解到,乐队干活也十分辛苦。现在婚车和接送客人的都是小轿车,而他们乘坐的是面包车,为了让整个队伍和沿途都听到乐声,全程必须打开车窗。孙国华说,冬天结婚的居多,气温低的话,寒风中的滋味不好受。 
       
      让孙国华和孙雪平欣慰的是,现在不管是老一辈人还是年轻人,婚丧嫁娶都很重视请乐队。如果因为排期问题,请不到就会留下一点遗憾。 
       
      老张也告诉记者,红白事请乐队,是一种乡村习俗,一种文化,乡村振兴,也需要这种丰富乡村文化的老传统老习俗。 
       
      今年老张的另一个同村人新婚,搞了一场“打新房”活动(即闹洞房),但剔除了一些“三俗”内容。而该村上一次打新房,还是15年前。多位杭溪村村民告诉记者,希望有更多这种传统习俗和文化,能够在村里恢复,并有创新。 

      责任编辑: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