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嫦五取月壤 航天新征程

2019-02-27 03:18:5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近年来,中国科技创新领域频传佳讯,在基础研究及战略高新技术等方面不断突破。2019年,是中国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关键之年,预期将取得一系列科学成果、实现多项技术突破。备受关注的航天领域,今年可谓“好戏连台”。嫦娥五号探测器预计在年底升空,完成中国首次无人月球採样返回任务,嫦娥五号进入太空的“司机”,是人们熟悉的“胖五”长征五号运载火箭。这将是人类在时隔数十载后再次获得月球土壤等标本,中国至此将全面实现“绕、落、回”三步走战略目标。\大公报记者 刘凝哲报道

  2018年底,嫦娥四号探测器飞向月球,实现人类在月球背面首次着陆和巡视探测。嫦娥四号任务是中国探月的一次创新探索,航天科研人员利用并改造嫦娥三号的备份星,研製出首个运行在地月L2点的中继星“鹊桥”,踏出人类航天器在神秘月背的第一步。2019年,中国探月将迎来技术难度大、系统複杂的嫦娥五号任务。

  包含11个飞行阶段

  据航天科技集团专家介绍,嫦娥五号探测器的任务包括,经地月和环月飞行,在月面选定区域着陆,採集月球样品,经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和样品转移、月地转移和再入回收等过程,将月球样品安全送至地面。这被专家们形象的称为,嫦娥五号要在月球上“挖土”,还要把月球上的土送回地球。

  较之以往的探月任务,嫦娥五号将有更多的飞行阶段。据介绍,嫦娥五号探测器年底将在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直接发射至地月转移轨道,先后经历发射入轨、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着陆下降、月面工作、月面上升、交会对接、环月等待、月地转移和再入回收等十一个飞行阶段,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将月球样品及密封装置送至地面实验室进行分析研究。

  今年“胖五”大显身手

  嫦娥五号进入太空的“司机”,是人们熟悉的“胖五”长征五号运载火箭。2017年7月,长五遥二火箭发射失利,科研人员随即对失利原因进行调查,并进行技术归零等措施。

  今年,将是“胖五”大显身手的一年。在年底执行嫦娥五号任务之前,“胖五”还将在7月中旬进行一次发射,将基於东方红五号卫星公用平台研製的新技术试验卫星实践20号送入太空。

  实践20号卫星,是一颗“大有来头”的卫星。东五平台是中国新一代超大容量地球同步轨道公用卫星平台,发射重量达8吨,载荷承载能力达1.5吨,具有“高承载、大功率、高散热、长寿命、可扩展、多适应”等特点。基於东五平台研製的实践20号卫星,首次应用20余项“核高基”电子器件,并採用多种国产新型单机、新型材料。

  业界认为,实践20号卫星代表着中国高轨大型卫星平台的最高水平,其在轨成功验证,将标志着中国在这一领域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