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过紧日子”体现直面现实的坦诚

2019-03-13 03:23:2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各级政府要过紧日子,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就在同一天,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他所在的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指出,“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自此,“紧日子”与“好日子”成为今年两会上一对热度极高的“关键词”。

  众所周知,从外部环境来看,当前世界经济增速放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加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从内部情势来看,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消费增速减慢,有效投资增长乏力。面对双重压力,政府提出“过紧日子”,既展现了直面现实的坦诚,也释放出凝聚共识的信号。

  向不必要支出说不

  “过紧日子”意味着政府财政要开源节流,但另一方面,人们从总理报告中可以看出,民生支出得到了优先保障,企业减负亦是目标所向。根据报告,今年将实施更大规模减税、明显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负担、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再到婴幼儿、养老、教育、医疗、空气等民生领域,政府无不做出郑重承诺。

  至此,人们便能够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的深刻意涵。“过紧日子”是向不必要支出说不,是向存量资金要效率,是在作风建设上加砝码。而更多的资金将用在为民生谋福祉、为企业减税负方面,并最终转变为让全体人民过上“更好日子”的强劲支撑。

(记者 张宝峰)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