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讯】记者张宝峰北京报道:个税法调整与每位公民的权益密切相关。特别在赴内地求学、就业港澳同胞不断增多的背景下,有关个税政策具体条文的界定与解读,亦成为港澳各界关注话题。针对财政部、国税总局12日最新做出的政策解读,多位在京港人对大公报说,最新答问十分及时到位,回应港人最关切的关键话题,更有助规劃自己未来在内地的发展。
在北京攻读硕士学位的港生王柏荣说,之前很多在京香港朋友都会私下聊起“住所”的界定问题,究竟是购房就算有住所,还是常住才算有住所,大家也没有一致答案。这次两部门答问彻底釐清这个问题,对接下来如何确定在内地发展规劃,都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我注意到这次答问既体现了法理,又很重视情理。”香港专业人士(北京)协会会长冯国佑认为,法理和情理通常是制定法律和解释法律的一对关键字。处理不好容易有所偏颇。这次两部门的解释,一方面清晰辨明“住所”和“住房”法律上的区别,又充分考虑到“实际居住”和“习惯居住”这类情理标準,所以非常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