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一带一路”论坛|泰达集团董事长:“一带一路”朋友圈越来越大 与会各方代表更加务实

2019-04-26 11:48:23大公网 作者:张聪、朱烨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泰达集团董事长张秉军接受集团全媒体记者采访,张聪摄

谈及本次参会的感受,第二次参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泰达集团董事长张秉军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首届论坛更像是一场动员会,与会者都很激动,充满了展望,与会者更多是发展中国家。随着“一带一路”朋友圈越来越大,直观感受到本届论坛参会队伍进一步扩容,许多发达国家也参与进来,大家更多是务实交流经验,探讨下一步如何发展,共建“一带一路”已从“大写意”进入到“工笔画”阶段。

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国已在24个“带路”沿线国家建设了82个境外经贸合作区,累计上缴东道国税24亿美元,创造就业岗位27万个。对此,张秉军表示,过去40年,中国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建设经济开发区的成功经验。他认为,作为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抓手,基于中国经验的境外经贸合作区所体现出的聚类、带动效应,得到了越来越多“带路”沿线各国的认可,并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总结境外经贸合作区经验,张秉军表示,中埃泰达经贸合作区的建设离不开中埃两国政府的高度支持。他指出,自“一带一路”倡议推行以来,在中埃两国政府的支持下,中埃泰达合作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底,合作区累计投入开发资金1.6亿美元,已完成一期和二期首地块的基础设施、服务配套建设,吸引入区企业77家,投资额超10亿美元,上缴东道国国税超过10亿埃镑,直接解决就业3500余人,不仅填补了埃及的产业空白,提升了埃及的工业化水平,也成为“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埃合作的示范项目。

张秉军指出,作为“走出去”的先遣军,集团已摸索出一套可行性和复制性很强的“泰达模式”。首先,企业应重视当地文化,处理好与所在国政府的关系,“从顶层设计到基层互通,泰达合作区建立了政府之间、管委会层面以及中埃双方开发公司之间的三级协调机制,切实解决了合作区适用法律、基础设施配套、能源供应等诸多掣肘问题。”与此同时,泰达还高度重视员工的本地化问题,“除了经常举办各种培训,泰达合作区还经常组织埃方优秀员工、管理者到中国参观学习,通过直观体验提升本土员工的管理水平,增强服务理念。截至目前,中埃泰达合作区员工的本土化率超过90%,已有埃方员工坐到了CEO、CFO的位置。”

据了解,泰达合作区已形成规模效应,并已初步形成了新型建材、石油装备、高低压设备、机械制造四大主导产业,每个产业均有龙头企业带动,包括巨石埃及玻璃纤维公司(Jushi Egypt)、丰尚埃及工业股份公司(FAMSUN EGYPT INDUSTRY S.A.E)、中埃宏华石油机械公司、西电-Egemac高压设备公司等在内的各龙头企业发展状况良好。其中,投资6亿美元的巨石玻纤项目更是使埃及一举成为世界第五大玻纤生产国。

责任编辑: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