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湾区环保低碳 青山绿水宜居

2019-05-19 03:18:1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年初公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劃纲要》提及要创新绿色低碳发展模式,推动製造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图为去年中国(广东)国际“互联网+”博览会设智製主题展区,参展商调试一款精密焊接机器人设备/资料图片

  一声开工令下,机器轰鸣,吊臂此起彼伏。本月,粤港澳大湾区又一超级工程──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全面开工建设。该工程将把清澈的西江水东引,为珠江东岸城市“解渴”。当甘洌的西江水流入的同时,大湾区生态环境质量也得到持续提升。在西水东调的背后,意味着广东为保护水资源、治理水环境持续付出努力。透过三地大气污染联防联治合作,一季度大湾区珠三角城市群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4.7%,同比上升6.9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也已连续4年稳定达标。广东不断优化人居环境,推动大湾区往环保低碳方向发展,打造优质宜居生态环境。/大公报记者 卢静怡 特约通讯员 张子俊 谢庆裕 黄进

  今年出台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劃纲要》提出要“使大湾区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粤港澳三地一衣带水。地理边界的连接、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环境影响的关联性决定了粤港澳城市群不仅属於城际的地域共同体,也属於生态环境共同体。广东正在森林、绿道、碧道不断优化人居环境等方面,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往绿色低碳方向发展。

  输水线长逾百里 润泽湾区

  15日,广东万里碧道省级试点启动。从地图上看,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输水线路,西起西江幹流佛山顺德鲤鱼洲,线路总长113.2公里,宛如一条横贯粤港澳大湾区的巨龙,将西江水源源不断地注入。

  “工程建成后,广州南沙、深圳、东莞的缺水问题将得到缓解,同时为香港、番禺、顺德等地提供应急备用水源,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提供战略支撑。”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严振瑞说。在西水东调的背后,意味着广东为保护水资源、治理水环境持续付出努力。去年底,广东省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发布1号令,要求各级河长湖长高位推动治水。广东共设立省、市、县、镇、村五级河长逾3.7万名,加上村民小组设立的河段长兼巡河员,总人数超过15万名。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水环境处处长刘其汉表示,第一季71个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Ⅰ-Ⅲ类)为71.8%,县级、地级以上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实现100%达标。

  打开粤港澳珠三角区域空气监控网络,23个站点分布在珠三角和香港、澳门三地,公众点击地图上的对应蓝点,每个站点可查询6种污染物浓度和空气质量指数,逐小时数据以及日平均数据都一目了然。

  粤港澳23站点监控空气

  目前,粤港澳大气污染联防联治三方合作机制正持续推进,共同商定实施减排目标任务。粤港澳三地的通力合作也取得了进展。今年一季度,位於粤港澳大湾区的珠三角城市群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4.7%,同比上升6.9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在连续4年稳定达标的基础上,今年一季度为33微克/立方米,同比再下降8微克/立方米(19.5%)。

  “如果说粤港澳大湾区在经济功能上要实现‘错位’的话,那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就必须要实现‘协同’。”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环境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大磊表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在於构建一套制度化的合作机制和深度的合作网络,并在目标、规劃、政策、标準上做到“协同共治”,以此打造优质环境共同体。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