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研学学生在尼山圣境体验手读论语\大公报记者丁春丽摄
【大公报讯】记者丁春丽济南报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研学遊遇到端午节又成假日旅遊热点。在山东,研学遊成为中小学生喜欢的“第二课堂”,其内容和形式也更加丰富多彩。
在山东,提到研学遊,必去的一定是曲阜。“2018年曲阜共接待研学人员突破百万人次,同比增长一倍多。今年目前已接待研学人员80万人次,同比增长一倍。”曲阜市旅遊局陈曙剑科长告诉大公报记者,近年来曲阜研学团队及学员接待量持续创新高。
陈曙剑告诉记者,“礼”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载体,如今也成为研学遊的一个重要体验项目。曲阜各类研学机构三四十家,多以做“礼”项目为主,仪式感比较强的拜师礼备受研学团队欢迎。另外,还有成童礼、开笔礼、入畔礼等以“礼”为主题的内容。同时,孔子六艺、拓片、古法造纸、剪纸等手工体验项目也备受青睐。
近年来,随着国家利好政策的不断出台,研学旅行市场迎来了“春天”,“教育+旅行”的研学模式成为中小学生的“第二课堂”。
孟琳是济南报业集团教育中心研学旅行的负责人,她告诉记者,在济南一所小学的研学旅行课程竞标会上,竟然有45家研学机构参加了公开竞标,竞争非常激烈。而校方也更加注重研学的课程内容设置,对出行安全、餐饮安全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去年暑假时,孟琳和她的团队刚刚涉足研学旅遊,当时一个月也就能出一个研学团。但今年3月份以来,每周都会有一到两个研学团。